财经老王丨 防灾减损 农民有哪些保险可用?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遭遇高温、洪水等自然灾害,据监测,极端天气已导致十多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农业灾情。

面对天灾,除了抢险、救援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今天老王就跟大家聊聊,如何通过保险来防灾减损。

在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中,最基础的是成本保险,它就像给农作物买了份“保本套餐”。当台风刮倒果树、冰雹砸坏大棚等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会根据农户前期投入的种子、化肥、人工等成本进行赔付。而更高一级的收入保险则像是“收益稳定器”,它可以在因灾减产时提供理赔,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

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已经覆盖全国,而且国家对三大主粮的农业保险保费给予补贴,中央财政最高补贴45%,省级财政保费补贴不低于25%,每亩地农户最少只需要负担几块钱的保费。

目前,中央财政为包括三大粮食作物在内的种植、养殖、森林3大类16个大宗农产品都提供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通过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支持。那具体都有哪些可以投保呢?

 

马铃薯成本价格保险、岭南水果种植及果实损失保险、生猪综合收入保险、大蒜收入保险、杨梅气象指数保险、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茭白种植险、牦牛养殖险、蚕养殖保险、香蕉树种植保险、设施大棚保险……等等等等。

 

另外,我国还重点在地震易发区、地质灾害高发区、洪涝灾害易发重发区推广综合巨灾保险制度。目前,湖北、河北、陕西都已落地,它的保障范围就包括这三省的农房。

保险是经济的减震器,农业保险的效果尤为明显。老王想起在一次采访中,有位农户拿到保险赔付款时说:“有了这份保障,明年还敢种地。”这句话背后,正是农业保险最朴素的价值——它不仅是灾后的经济补偿,更是灾后恢复生产的底气!

监制|王琰 制片人|朱继华 赵曙光 记者|王雷  张道峰 摄像|余樵 编辑|杨一郎 张昊

  (央视新闻客户端)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