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冬
夏末的内蒙古扎赉特旗新林镇,群山叠翠,细雨润物。雨后的松林间,一朵朵肥嫩的牛肝菌、木耳蘑破土而出,当地村民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林间洋溢着收获的欢笑声。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正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村民在山林中采蘑菇。
清晨五时,新立村村民王新已经采了半筐牛肝菌。“雨季就是我们山里人的丰收季,最多一天能采三十多斤,下山就变现。”他抹去额头的汗珠,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新林镇,像王新这样依靠采摘野生菌增收的村民有300余户,年增收总额超过200万元。
新林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这片孕育着“金疙瘩”的土地,藏着生态的厚礼。新林镇植被覆盖率高,充沛的降水和肥沃的腐殖土,为野生菌生长创造了绝佳条件。每年7月至9月,村民们清晨上山采菌,中午送到收购点,当天就能结账。“一个雨季下来,能增收7000多元呢!”王新说着,小心翼翼地将刚采的牛肝菌放入篮中。
镇北收购部里,负责人姚明月正忙着称重、分拣、打包。“今年已经收购了30多吨野生菌,主要发往云南、河北等地。品质好的牛肝菌每斤能卖到20元。”收购旺季时,这里每天要雇用三四十名村民进行分拣包装,日工资达200元。
扎赉特旗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新林镇的野生菌产业不仅丰富了远方消费者的餐桌,也撑起了当地群众的“增收伞”,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之路。(张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