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筐筐蚕茧好“丰”景 增收致富有“丝”路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沈洪映  陈伟  文/图)  近期,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正秋蚕迎来丰收,蚕农们满载雪白的蚕茧奔赴收购站,一张张笑脸映照出蚕桑产业带来的实在收益。作为墨江县的特色产业之一,蚕桑产业凭借见效快、周期短的优势,在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走进雅邑镇蚕茧收购站,满载蚕茧的车辆整齐排列,前来交售蚕茧的蚕农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卸货、称重、验收、开票、装车,各个环节井然有序。收购的蚕茧堆积成一座座“雪山”,与现场忙碌的人群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蚕丰人乐”的热闹图景。

“我家今年已经养了12张蚕,春蚕收入10300元,夏蚕收入10700元,正秋蚕收入将近8000元,计划晚秋蚕还要再养4张蚕,今年总共养16张蚕,一年到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很可观。”墨江县雅邑镇雅邑村大寨三组蚕农宗孝昌说。

宗孝昌的增收账,是墨江县蚕农依靠蚕桑产业致富的生动缩影。在当地,像他这样通过养蚕获得稳定收入的农户不在少数。蚕桑产业之所以受到农户的青睐,与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密不可分。

“蚕桑产业是一个见效快、周期短的项目,每饲养一批蚕只需要30天左右。根据桑园情况每年可饲养4至6批蚕,有两个劳动力的家庭每批可饲养4至6张蚕,收入可达1.2万至1.8万元。”墨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蚕桑股工作人员陈伟说。

据统计,此次正秋蚕季,墨江县共收购蚕茧53.2吨,为蚕农增收280万元。目前,墨江县现有桑园面积3270亩,春夏两季饲养蚕种2680张,收购蚕茧98.8吨,实现收入650万元;全年预计饲养蚕种6000张,收购蚕茧210吨,总收入1300万元。这一串串亮眼的数据,不仅展现了墨江县蚕桑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强劲活力,更印证了其在激活县域经济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