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阳
“我以为扎个麦草方格会很轻松,其实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技巧。”记者在沙漠里第一次体验扎麦草方格。
“这小小的‘方格’稳得住沙,锁得住水,还挡得住风。”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唐希明一边演示如何操作,一边介绍被誉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
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宁夏中卫市,上世纪50年代初曾饱受风沙侵害,沙漠距城区仅4-5公里,周边村庄农田经常受到黄沙掩埋。那时候,沙漠是令人头疼的“绊脚沙”。治理了几十年之后,这里的人们认为,治沙的“尽头”不是消灭沙漠,而是山水与沙漠如何共存。
治沙从守护开始
今年60岁的唐希明是中卫治沙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发明的 “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等,提高治沙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我是个农村娃,走出去是因为沙,回来也是因为沙。”唐希明回忆,小时候村庄周边全是沙子,遇到沙尘来袭,家门常常被沙子封住,门都出不来。农田里的辛苦劳作,也可能因为沙尘全白费。最让他触动的是,一位同学在沙尘暴中出了意外,失去生命。
唐希明立志考上大学,用所学治理风沙。在西北林学院林业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去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回到腾格里沙漠,成为中卫市治沙林场的一名治沙技术员。
“要说我与治沙的缘分,肯定绕不开包兰铁路。”唐希明说,包兰铁路这段治沙的历史,成为他后来研究治沙技术的重要参考。
包兰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在中卫市沙坡头段的十几公里内,这条铁路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建成之初,周围沙丘裸露。每逢大风,铁轨便被黄沙淹没。治理沙害、保障铁路畅通,成了当时的头等难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科院的专家学者奔赴中卫沙坡头,闻名世界的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就此诞生。这项技术不仅有效治理了沙漠,还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曾被预言“存活”不了30年的沙漠铁路,至今也已平稳运行60余年。
唐希明认真研究了第一代治沙人发明的麦草方格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植物草方格模式,并与同事们一起攻克技术难题,不断精进固沙、造林技术。
几代治沙人早出晚归、辛勤苦干,为百万亩沙漠“缝制”了绿衣。2025年6月底,随着最后一列刷状网绳草方格稳稳扎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长约153公里、宽10至38公里的固沙锁边带顺利完成锁定,标志着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锁边全面完成。
沙漠旅游别样“繁华”
没有风沙肆虐,中卫沙坡头集沙漠、黄河、绿洲等自然地貌于一体的沙漠景观,成为著名旅游目地的。
“坐稳喽,脚蹬住前面,身子后仰……”在沙坡头景区滑沙场,安全员话音刚落,一位游客已乘坐滑沙板,冲下沙丘,笑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作为全国首个沙漠旅游度假区,这里的滑沙、羊皮筏子漂流、骆驼漫游都是游客必来打卡的项目。近些年,还增加了扎制治沙“利器”麦草方格等环保体验项目。
“晚上看星星好有趣!”前不久,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邓女士再次和家人一起来中卫沙坡头游玩,“上一次来没有预定到星星酒店,这次特意提前一个月就做了规划。”沙漠餐厅、星空剧场,全方位的沙漠体验,让她直呼过瘾。
沙坡头景区地处北纬37°黄金观星带,平均海拔1430米,全年晴夜数近300天,大气透明度极佳。景区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8公里,完全远离城市光污染,是观测北半球三大流星雨的最佳地点之一。
8月12日—16日,2025年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在沙坡头举办,科普专家带领天文爱好者在浩瀚星空下感受“伸手触银河”的奇妙体验。
“未来,我们将不断丰富沙漠夜间旅游业态,完善配套服务,吸引更多游客驻足停留,让更多人来中卫感受大漠星空的魅力。”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广播电视科科长王媛介绍。
数据显示,来中卫体验沙漠旅游的年轻游客占到60%以上。锁住黄沙,可枕漫天星河入梦。治沙,让大漠以别样温柔的方式带给人们美好的体验。
沙漠生态天地广阔
清晨,位于中卫市腾格里沙漠“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一排排光伏板从夜间“躺平”中醒来,从东到西旋转,伸展“腰身”开始工作,源源不断输出绿电。这里是国家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也是“宁湘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的重点配套项目。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在2023年4月并网发电,二期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建设。
光伏板下,麦草方格织成绿色网络,沙蒿、柠条等20余种植物从缝隙中探出头来。以前这里几乎寸草不生,现在不少野生动物前来安家。
“我们的光伏板全部拥有‘大长腿’,方便野生动物活动,也方便种植经济作物时大型机械和人工作业。”宁夏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鲁俊介绍,光伏组件中心点离地距离提升至3米,既给板间种植留足空间,又避免了组件下部产生狭管效应,降低地表风速,提升防风固沙效果。
通过“板上发电+板下植绿”的方式,宁夏已在腾格里沙漠完成光伏治沙14.5万亩,综合产值效益达每年3亿元,中卫“草方格+光伏”治沙模式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会议上向全球推介。
利用“沙戈荒”土地资源,宁夏正稳步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
今年6月底,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以400万千瓦送电能力向湖南送电,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强力清洁能源支撑。
几十年间,腾格里沙漠退到距离中卫城区20公里以外,治理的沙地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不足1%提高到42%,近百万亩流动或半流动沙丘变成固定沙丘。从“怕沙”到用沙创造价值,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曾经的“绊脚沙”华丽转身,背后则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人民网“行进中国”宁夏调研采访团 何晶茹、赵文瑞、姚奕、梁秋坪、宽容、穆国虎、梁宏鑫、高嘉蔚、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