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安东乡:
抢抓农时种植忙 机械赋能“披”新绿
农时贵如金,节令不等人。8月6日,在安东乡村集体经济水稻种植示范片区(头目屯片区),两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插秧机,一人负责驾驶、一人协助补充秧盘,机械轰鸣声回荡在田野间。伴随着插秧机的匀速前进,短短几分钟,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被精准地插入泥土中。
“这个比人工种快得多了!”刚结束一轮插秧作业的农机操作员蓝登龙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一台机器一天能种三四十亩,操作起来也简单,比弯腰弓背插秧轻松太多了。”
近年来,安东乡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公司+村集体”的合作模式,积极引进忻城县佰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当地5个村开展合作,分别在安东村头目屯、拉贡屯和桃源村板汪屯等地打造水稻种植示范区,让传统农田焕发新活力。其中,由佰晟公司投入资金和技术,村集体提供土地和设备,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并将所得收益的10%用于农机设备租赁分红。
“目前‘旱改水’农田第二季稻已经种了150亩,剩下的100多亩预计5天左右就能种完。”佰晟公司现场负责人蓝宏松指着连片的稻田介绍说:“以前12个人一天最多种十多亩,现在两台插秧机一天就能种七八十亩,不仅成本降低了,稻田产量和人工种植效果也不相上下。”
据了解,安东乡村集体经济水稻种植示范片区总面积587亩,自2024年7月全面推行机械化种植以来,水稻种植效率大幅提升。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改变的不仅是生产方式,更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机械化种植的高效运作,显著提升了水稻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更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苏兰梦 姚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