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5年2月的一天,在广州增城的茶山镇增埗村的一处山上,老刘发现了一棵个头很大的植物。
彼时山坡上泥土剥落,植物的根茎露出来一点点,所以老刘才意识到它的根茎可能特别大。
他想起来10年前自己曾经在这个地方随手种下了一些植物幼苗,于是估计这应该是那一批幼苗长出来的。
不过这10年间老刘从来都没在意过它长成什么样了,所以除了人为栽种之外,这些苗子们都是“听天由命”,自生自灭的。
为了能把它挖出来,老刘把自己的儿子叫来了,后来还叫了三个同村的村民一起帮忙。
几个人拿着铁锹和锄刀等工具开始干活,但是越深挖就觉得这根茎的块头不一般。
就这样,几个人挖了整整2天的时间才把它整个挖出来,因为它长着硕大的根部,而且盘根错节,所以为了不弄伤它,大家甚至最后拿了绳子过来,用绳子悬吊着它,最后才把它挖出来。
这下村里面可炸了锅,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植物根茎,村里面很多位古稀老人表示:自己平生见过的最大的这种植物根茎也就才30多斤。
而经过实测之后,人们发现它的根茎长达2.6米,重量竟然有196公斤!
它的根茎最粗的地方简直有一个成年男子的腰围那么粗,看上去十分震撼。
这个重量可真是“前无古人”,在岭南关于这种植物的记载中,人们也从没记载过这么大的,这下算是破纪录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植物的根茎能长这么大呢?
«——【·罕见的巨型根茎·】——»
这种植物叫做粉葛,这种在岭南地区并不陌生的植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以茶山粉葛为例,其种植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
在漫长的岁月里,粉葛一直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宝藏植物”。
粉葛富含葛根素、异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所以葛片和葛粉均可入药,是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粉葛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材,因为它富含淀粉,营养价值颇高,而且耐储藏,可作菜使用。
在当地,有一种特色美食——“粉葛鲮鱼汤”,更是被《岭南药膳志》列为养生佳品。
这道汤将粉葛的清甜与鲮鱼的鲜美完美融合,不仅口感醇厚,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藤蔓生长旺盛,长度可达数米,藤蔓的颜色多为青绿色,表面覆盖着细密的绒毛,用手触摸能感受到轻微的粗糙感。
藤蔓的质地较为坚韧,能够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攀爬,这使得粉葛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获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粉葛的叶子呈互生状态,叶片较大,形状多为宽卵形或菱状卵形,边缘带有不规则的锯齿。
粉葛的花通常在夏季开放,花朵呈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
花的颜色多为紫色或淡紫色,花瓣小巧玲珑,形状如同蝴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花朵盛开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能够吸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蜜,帮助粉葛完成授粉过程。
当然,粉葛最具特色的部分当属其根部,一般来说,粉葛的根部较为粗壮,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表皮颜色多为黄白色或浅棕色,质地粗糙,布满了细小的皱纹和须根。
而像刘炳昌挖出的这株“葛王”,其根部更是异常庞大,通体褐黄,形似巨参,这样的根部形态在粉葛中实属罕见。
粉葛是一种喜光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是它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生长才能成熟。
在生长过程中,粉葛的藤蔓会不断地生长蔓延,同时根部也在逐渐膨大。
在冬季,粉葛的地上部分会逐渐枯萎,进入休眠状态,以抵御寒冷的天气。
到了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粉葛又会重新发芽生长,开始新的生长周期。
粉葛原产于中国,后来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美洲、非洲的部分地区。
而在广东,粉葛的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茶山粉葛更是闻名遐迩。
粉葛虽然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它依然具有较高的珍贵程度,这种珍贵程度主要体现在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
从食用价值来看,粉葛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它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药用价值就像上面提过的,粉葛中含有丰富的葛根素、异黄酮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此外,在我国,粉葛的种植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种植和食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粉葛文化。
如茶山粉葛的种植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粉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与粉葛相关的美食、传说、习俗等,都是粉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粉葛的喜爱和重视。
而像刘炳昌挖出的这株重达196斤的 “葛王”,更是粉葛中的佼佼者,它的出现不仅创下了岭南地区有记载的粉葛单体重量新纪录,也进一步凸显了粉葛的珍贵。
这样巨大的粉葛需要经过漫长的生长周期,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
参考:
莞讯网《茶山惊现196斤"葛王" 十年野生巨根破岭南纪录》202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