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共享助收割 颗颗稻谷皆归仓

本文转自:泸州日报

农机手操作大型收割机收割水稻。 丁俊皓 摄

本报讯(丁俊皓 杨茂 韩知耘)进入8月上旬,纳溪区28.9万亩水稻喜迎丰收,陆续开镰收割,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积极组织农机收割,确保稻谷颗粒归仓,全年粮食丰收。

在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的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里,金灿灿的稻谷迎风摇曳,稻田里机声隆隆,农机手正操作大型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锋利的割台划过金灿灿的稻浪,饱满的稻穗瞬间被吞入“腹中”,割稻、脱粒、传输、装袋忙个不停。

“这段时间雨水充足,水稻长势较好,一亩能收1100多斤,除开肥料、种子等成本,收益有600元左右。”皂角村种粮大户黄远星说,收割机的使用大幅提高了收割效率,保障了收获时效,减少了粮食损失。

皂角村依托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支持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在水稻生产全流程大力推广农业机械适用技术,推动育秧设施化、生产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采取“农事服务中心+农户”模式实现农机共享,为夏粮丰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们村常年种植水稻1500亩,适合宜机化收割的面积在500亩左右,一到秋收季节,皂角村农事服务中心就为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助力全村开展机械化收割。”皂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洪阳表示。

今年以来,纳溪区以“天府粮仓”丘陵区“吨粮田”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机”深度融合,实施机插机防机收一体化作业,构建技术推广到农机调度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有力保障全年粮食丰产增收。

据纳溪区农业部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区预计累计投入机械化收割设备800台次,实现机收率95%以上,中稻、再生稻总产量将突破20万吨大关。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