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机械化助力“育良种”“满粮仓”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钟山讯 8月6日,在钟山县回龙镇龙眼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金黄色的稻田里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株。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在农机操作手下一气呵成。

  “这几天,受连续降雨天气的影响,我发现有不少掉在田里的稻谷已经发芽了,再不及时增加收割机数量,恐怕就来不及了。”种植大户李柳宁一边注视着天边聚拢的云层,一边和农机操作手沟通。过了10多分钟,又一辆载着收割机的卡车驶到田间。李柳宁说:“这里有近300亩的水稻,要在三四天内收割完,两台收割机肯定不行,现在多了一台,每小时可多收8亩,这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提高了数十倍。”

  此外,受连日来的雨水天气影响,田里稻谷还没干透,收回去怎么晒干?李柳宁对此并不担心,他的底气来源于今年钟山县在回龙镇新投入使用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

  在该中心,只见一辆辆装满稻谷的运粮车,有序地进行过磅、称重,并将水稻倾倒在预备烘干区。在水稻倒入谷物烘干机前,该中心负责人黄富强都会对每车稻谷进行抽检,并根据水分含量,计算所需的烘干时间。

  “我们通过提前设定烘干时长、目标含水率等参数后,启动设备即可实现自动化烘干作业。”在高达10多米的大型谷物烘干机前,黄富强认真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以前,自己和周边的种植大户都是将稻谷拉去别的镇烘干,排队时间长,运输成本也高。这是我们今年新购置的3台大型谷物烘干机,智能化程度高,3个人便可以让中心运转,而且烘干能力明显提升,单批次达90吨。”

  据悉,该中心还为当地种植大户提供小麦、玉米、稻谷烘干等社会化服务,同时计划建设育秧、烘干、仓储及加工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单季育秧能力2000亩、单批次烘干能力90吨、粮食储存容量400吨以及日加工能力20吨,将有力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该县紧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到24家,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21.28万千瓦,拥有动力机械18675台(套),年均服务作业面积超过36.58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7.96%。

   (雷坤金 何雪华 莫善群)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