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篢镇撂荒地种出“珠垌谷”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认养+托管+体验”模式见成效

织篢镇撂荒地种出“珠垌谷”

赫鹏翀;陈秋萍

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在稻田里。冯定勇摄

风吹稻浪香,早稻丰收忙。日前,为了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织篢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织篢镇石埗村委会创新工作机制,鼓励工作队单位员工认领撂荒耕地种植优质水稻,通过采取“认养+托管+体验”模式,种植了30亩“珠垌谷”,近日也迎来了丰收季。

在织篢镇石埗村委会珠垌村,连片的稻田宛如铺展在大地上的金色地毯,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浓郁的稻香。收割机开足马力高效作业,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这片土地以山泉水灌溉,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质水源,孕育出的“珠垌谷”颗粒饱满、米香浓郁、口感香甜,曾在“牧海耕田·鱼米飘香”阳西县特色优质米“斗米”大赛中荣获金奖。

据织篢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石埗村第一书记谭雄圣介绍,“珠垌谷”种植过程不使用农药,产量虽然比其他品种低很多,但大米品质更好,目前市场价约为9元/斤,而且不愁销路。

种植“珠垌谷”的30多亩稻田原本是撂荒地,织篢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认养+托管+体验”模式,既让“沉睡”的土地重新“苏醒”起来,又打造出“珠垌谷”农业品牌。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推广这一成功模式,继续擦亮“珠垌谷”品牌,通过扩大产量让村民增收,更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南方日报记者赫鹏翀

通讯员陈秋萍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