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宝:金叶飘香季 烟农赶“烤”忙

辛静

金叶飘香,烘烤正酣。眼下,随着烟叶陆续成熟,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烟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烟叶烘烤季。采收、分类、编杆、装炕……田间地头与烘烤工场里,处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朱阳镇秦池村烘烤工场,烟叶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烟农何学军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捆捆鲜绿的烟叶送进巨大的烤房。这是今年的第二炉烟叶。

烟农在田间采收烟叶。何朋摄

“今年天气反常,高温干旱一波接一波,多亏了烟草公司的及时指导,不然哪有今天的收成!”何学军轻抚着刚出炉的金黄烟叶,感慨万千。

何学军今年种了20亩烟叶。移栽初期遭遇持续干旱,土壤干裂导致烟苗难以扎根。关键时刻,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迅速行动,协调车辆拉水直达田间地头,护住了烟苗。进入团棵期后,高温卷土重来,烈日炙烤下叶片纷纷蔫萎。烟站又及时组织送水队伍为烟田“解渴”,守护着田间的生机。

“7月中旬一场暴雨,让低洼处的2亩烟田积水成涝,眼看烟叶就要泡坏。烟站人员闻讯而动,带着水泵连夜赶来紧急排水,硬是保住了烟叶。”提起当时的情景,何学军满是感激。

面对今年的极端天气,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迅速响应。高温干旱期间,协调大量资源累计送水数千吨、排涝数十次,有效缓解了旱情;冰雹暴雨灾害来袭前,及时联合气象部门开展人工消雹作业,全力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

在朱阳镇周家河村的烟田里,烟农赵小丁正娴熟而专注地弯腰采摘成熟的烟叶。他今年种了40亩,这几天烟叶集中成熟,金黄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不及时采收就会熟过头,烤不出好烟来!”赵小丁语气紧迫,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敢放慢。

被问起如何照料这么大面积的烟田,他爽朗一笑:“没事,有烟站和合作社呢!”

原来,早在采烤前,烟站就已指导当地合作社做好服务准备。合作社高效组建起涵盖采收、编杆、运输和烘烤的专业服务队,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了这支队伍作后盾,赵小丁和众多烟农一样,无需为用工发愁。

网格技术员指导烟农烘烤烟叶。何朋摄

“下部叶水分大,烘烤时要特别注意温湿度把控。变黄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38℃—39℃,湿球温度35℃—36℃;定色阶段逐步升温至45℃—55℃,湿球温度保持36℃—37℃,避免烟叶变黑……”朱阳镇梁家庄村烘烤工场内,烟站技术人员正耐心细致地指导烟农烘烤。

烘烤是烟叶生产中最关键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烤好是宝,烤不好是草”,这句农谚道出了烘烤技术的重要性。今年极端天气导致烟叶普遍偏薄,更让烘烤难度陡增,稍有不慎,烟农一年的辛苦就可能付诸东流。

为帮助烟农烤出好烟叶、卖上好等级,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迅速行动,所属9个烟站第一时间成立采收烘烤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各个烘烤工场,现场指导烟农精准把控采收时机、科学判断成熟度,以及烘烤各阶段的火候、温湿度等工艺。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为每个烘烤工场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网格技术员,手把手传授烘烤技术,解决烟农遇到的难题。“服务就在身边、技术即在眼前”,让烟农们吃下了“定心丸”,为烟叶品质和烟农收益筑牢了“双保险”。

眼下,灵宝烟区已全面进入繁忙的烘烤季。一座座烤房昼夜不息地运转,炉火映红烟农充满希冀的脸庞。他们将一年的辛勤耕耘与汗水智慧,倾注于这精细的“烤”验之中,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武秦漾)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