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生”蹚出富民兴村路

本文转自:攀枝花日报

鱼下稻田。 (仁和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报讯(杨懿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媛)近日,仁和区啊喇乡永富村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将6000余尾鲫鱼苗投入稻田,鱼儿入水,欢快游弋,标志着新一年“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正式开启。

“我家种了50亩水稻,单种水稻,每亩收入大概5000元;搞稻鱼共生,每亩增加收入1000元左右,今年稻鱼共生预计收入30万元。”村民冯仲辉满心欢喜地拎着装满鱼苗的水桶,目光紧紧追随着在水中游动的小鱼,算了一笔账:“计划在稻田上搭建大棚,年底收完水稻,种植时令蔬菜,稻鱼共生+稻蔬轮作,一年收入估计有40多万元呢。”

“稻鱼共生”已成为啊喇乡的重要支柱产业。该乡主要种植“滇屯520”优质稻,养殖稻花鱼,产业在大竹、起查喇、永富等5个村全面铺开,“啊喇稻花鱼”“啊喇稻香米”已拥有独立品牌,形成了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经营模式。

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我们这儿每天要雇20个工人,每人每天工资120元到150元,每年用工大概3个月。”

自2017年探索稻田养殖稻花鱼以来,啊喇彝族乡的“稻”文章越做越火。从生态种养到文旅融合,当地已举办6届“稻花鱼节”,累计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让“看得见的田园风光”与“尝得到的稻花鲜香”相得益彰。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