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顺日报
关岭:
“揭榜挂帅”推动农技人员下沉一线
□本报记者 高智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积极响应贵州省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揭榜挂帅”工作部署,推动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在辖区普利乡东关村建成占地1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点,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东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点,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的农技专家与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田间地头察看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不时与当地农户交流,实地指导播种深度、水肥管理、农机作业参数等技术要领。
“原来只会种玉米,哪里晓得玉米地里还能套种大豆。现在通过农技专家们的指导,不仅学会了选矮秆的玉米品种搭配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按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要求,就能实现玉米不减产,每亩地多收200多斤大豆,亩产能够增收近千元,同时通过机械化翻地、栽种,了解到机械化作业的优势。”该村种植户杨发兵说道。
据了解,该县普利乡东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点的建设,严格围绕贵州省“揭榜挂帅”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进行,各级农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为导向,聚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一关键领域,积极探索通过机械化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
“此次邀请到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的农技专家实地指导,为示范点解决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不仅系统讲解了品种搭配、合理密植、水肥调控等技术要点,还针对关岭气候特点优化了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我们掌握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播种等实用技术,为接下来新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关岭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艳表示,通过适度规模的示范,让农户看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在省工、提效、增产上实实在在的效果,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技术实践中来,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摸索适合本地的操作规范,进而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有成效的农业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