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树乡:“28”联农带农模式 答好产业富民卷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

∗通讯员 何冬艳 聂根襄 文/图∗

7月下旬,历经半年的精心筹备与建设,陇川县王子树乡王子树村大山村民小组蚕桑基地的小蚕试养工作正式启动。

大山村民小组蚕桑基地于今年2月动工建设,4月底完成500亩桑园种植,由13户农户负责管养,户均管养38.5亩,其中最多的一户管养了51亩。基地配套蚕棚23个5000平方米,年内预计养蚕3批75张,创收21万元。

基地采用“政府强服务、企业建基地、农户精生产”的联动模式,通过“28”联农带农模式将公司与农户紧密“捆绑”。由德宏正信公司流转土地统一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蚕桑基地,让农户“轻装上阵”直接入场养蚕,养蚕收益按公司占20%、农户占80%的比例分配,使农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了企业有钱赚、农民有收入。

王子树乡的蚕桑“28”联农带农模式,是深化落实“两进链三联结”,拓展陇川县“托管奖补带”蚕桑联农带农新机制,促农增收的创新实践。新模式激活了土地价值,土地租金翻倍赚。“我家有50亩山地,以前一年租金才几百元,现在出租给公司,前5年每亩每年租金让利公司300元后,一年还能稳赚5000元;后5年一亩地每年租金400元,一年就能挣2万元,以后还逐年提高租金呢!”大山小组村民罗有湘说。大山蚕桑基地流转了24户农户的500亩土地,可收入5万元;5年后按照合同,每年收入可达20万元。

新模式还创造了更多家门口的务工机会,农户赚钱顾家两不误。周加湘夫妻在蚕桑基地务工,仅两个月便收入1.5万元。他们开心地说:“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上家,如今守着家还能赚到钱,农闲时还能采茶增加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更让群众安心的是,企业承担了土地平整、桑苗种植、技术培训等前期高成本投入。周加湘坦言:“现在没有后顾之忧,只管专心养蚕就行了。”该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带动47人实现家门口务工,累计增收10.9万元。

新模式开辟新路径,蚕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过去十多年,王子树乡蚕桑产业基本处于规模小、标准低、效益差的状态,加之前期投入大、风险高,部分群众发展信心不足。王子树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武学健说:“蚕桑‘28’联农带农模式有效破解了蚕桑产业小、散、弱的困局,打破了群众想干不敢干、企业想带不好带的发展僵局,为蚕桑产业注入新活力,最大的转变是农户对蚕桑产业的看法,从过去不愿种到现在抢着种。”

据悉,当前,王子树乡按照“28”联农带农模式推进建设的蚕桑基地共有5个3600亩,预计2026年7月建成投产,可辐射带动100余户群众增收。

农户上山采桑叶。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