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秋贵在精准施策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

□李浩

骄阳似火,秋粮正经受“烤”验。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持续高温与有效降水不足叠加,使部分秋收作物在烈日下卷叶“喊渴”。

针对当前旱情,我市近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各相关责任部门也迅速行动,统筹水源分配,精准实施调度,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抗旱保秋,首在精准“号脉”、洞悉需求。水贵如油,好钢应当用在刀刃上。精准服务的前提,是摸清“家底”与痛点。哪片田“渴”得最急?哪种作物“需水”最迫?农民灌溉时最盼什么、最忧什么?唯有依靠扎实的田间调查与动态的墒情监测,方能精准绘制“旱情地图”。

号准了脉,发力才有的放矢。合力抗旱,贵在科学应对。一方面,要强化监测预警,应急、气象、水利、农业部门要攥指成拳,加密会商频次,动态研判形势,让预警跑在旱情前头,下好先手棋。另一方面,要精准调度水源保障灌溉。我市现有1115座水库、23.7万个塘湖堰坝及4.83万眼机井,要让水库、河流、塘堰、机井协同联动,开闸放水错峰补墒,输水灌溉精准滴灌,让每一滴水都精打细算,才能确保清泉流入最渴的田。

共性对策之外,更需精准解决个性需求。针对供水矛盾突出和旱情严重的地区,要及时派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当地群众科学浇灌、喷施作物生长调节剂、强化田间管理,尽最大努力减少旱情带来的影响。

更需警觉的是,当下高温、暴雨交织,必须高度警惕干旱地区遭遇强降雨后可能诱发的“旱涝急转”风险。抗旱与防汛,犹如天平的两端,务必统筹兼顾,未雨绸缪,把“防”的功课做在前头,方能于风云变幻中牢牢守护住水源安全与生命防线。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04日 16:1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