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苹果背后的故事

2014年,黄松51岁。在婚姻和事业的双重波折下,带着儿时对苹果的记忆和情怀,黄松决定把人生重心放到从未接触过的农业——种苹果。

尽管年过半百,可黄松充满信心:“直接上了1000多亩的果园,心想着要么不干,要干就干最大的。”

三年间,黄松的苹果园已经扩大到了3000多亩,投入了8000多万。

第四年、第五年,果园到了盛果期。可令黄松始料未及的是,当年富士苹果市场价格低,2块钱一斤,几乎无法覆盖成本,改造后的威海金(黄金维纳斯)由于根系不够好又不结果。

黄松一狠心:伐树!重栽!

所有的身家投到果园,几年下来,却没有收益。独自坐在海边的石硼上,黄松几度落泪,恼火、烦闷、纠结充斥着黄松的内心。

最后,黄松还是决定继续干。

“做企业的有一半人都在‘赌’,谁也没有百分百把握一定会成功。人生前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黄松说,他卖了40套房,贷款3000万。

威海市农业部门引进的威海金外观优美、风味独特,看好了这一品种的市场前景,黄松决定将其作为果园的主要品种种植。又依据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选定根系,采用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进行管理。

2021年,威海金开始被市场接受,此前改造的威海金上市后让黄松获得了相对可观的收益。

这期间,黄松创建了“黄胖子”苹果品牌,准备闯市场。

只要有展会,黄松就参加推介,没有展会,黄松就去各种市场、渠道、档口拜访推销,就这样在市场闯出了一席之地。”

苹果种植、销售、品牌打造,逐步进入正轨。

可没料想,黄松体检时发现脑部有血管瘤。做开颅手术,风险很大;不做,就像脑部安了不定时“炸弹”。

犹豫再三,2023年,黄松壮着胆子赌了一把:做手术!

这次,黄松又赌赢了。手术成功,休养过后,黄松又回到了最爱的苹果园。

后来,黄松在临港区汪疃镇打造了黄胖子苹果分选中心,2024年秋天收获季,每天有5万箱“威海金”从这里发往各地,日出货量保持在80吨至100吨。

2024年,新研发的黄胖子数智化加工厂管理驾驶舱正式投入使用,各个种植基地的产量、优果率、仓储、分销区域等数据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京东、百果园等各大经销商还可以直接调货销售。

在黄松看来,果业跟工业一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在将“威海金”作为保留的精品品种种植销售的基础上,五十一号农场还将不断开发引进新品种。

(通讯员 于妮)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01日 16:10[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