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防汛双线发力 筑牢秋粮生产安全线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7月以来,我市持续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农田土壤墒情急剧下降,秋作物生长面临严重干旱威胁。同时,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旱涝急转风险上升。7月2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面对双重挑战,该局迅速部署,同步推进抗旱保秋与防汛备汛工作,全力保障秋粮生产安全。

  强化统筹指导,压实责任链条。该局高度重视当前农业生产形势,第一时间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结合苗情、墒情动态,紧急下发工作通知,印发秋粮管理技术意见,启动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从市级抽调力量组建10个秋粮工作指导组,分包各县(市、区),会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落实各项应对措施,确保抗旱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工作件件落地。

  聚焦抗旱保苗,保障水源供给。为缓解旱情对秋作物的影响,市农业农村局持续调度苗情、墒情、雨情、旱情数据,及时向农户发布预警信息和抗旱指引。组织力量对全市机井开展全面排查检修,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浇得好”。同时,协同水利部门根据抗旱浇灌需求,科学调度水源,通过疏通灌溉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扩大有效浇灌面积,全力保障秋作物生长用水。

  科学肥水管理,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当前正值秋作物生长关键期,需水需肥量显著增加。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户针对性加强肥水管理:对普通地块及时追肥、浇水,确保水肥供应充足;对采用密植滴灌和微喷技术的地块,结合浇水分次追肥,避免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对花生种植区,指导农户适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提升作物抗旱抗逆能力。

  精准防控病虫害,筑牢生产防线。针对高温干旱可能引发的病虫害风险,该局聚焦玉米粘虫、甜菜夜蛾、南方锈病、花生叶斑病等流行性、迁飞性、暴发性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把握病害发生初期、虫害低龄期等防治关键节点,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同时提醒群众避开午间高温时段开展浇灌作业,确保生产安全。

  严防旱涝急转,提升应急能力。立足“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特点,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抗旱与防汛两手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多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旱涝灾害预警信息,严防旱涝并发、旱涝急转。同步推进农田沟渠连通整治,打通堵点断点,确保沟渠畅通,既能满足干旱时引水灌溉需求,又能在暴雨来临时快速排水,为秋作物生长营造稳定环境。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