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5日电 题:人们助农的爱心比瓜甜——巴彦淖尔助农纾困见闻
新华社记者赵泽辉
满载着西瓜的农用车,刚刚停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团结街道庆丰社区门口,就立即被闻讯而来的市民团团围住。“上次我就从社区群里接龙买了瓜,口感特别好。”居民张鉴边挑瓜边笑着说。这几天,直播助阵、网红帮忙,卖瓜声此起彼伏,市民争当“吃瓜群众”。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发生在灾后的巴彦淖尔市。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近日遭受因强降水天气引发洪涝及风雹灾害,超2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百万亩农作物受灾。当地有种瓜的传统,全市西瓜和甜瓜种植面积超25万亩,这时候正赶上西瓜成熟,很多瓜农遭遇卖瓜难。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赛湖洞嘎查党支部书记刘建文指着地里的西瓜说:“冰雹不仅让瓜的产量减半,还在瓜皮上打出小孔和瘀伤,无法长途运输,只能就地低价销售或扔掉。”
面对灾情,一场爱心助农行动迅速展开。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等多部门,第一时间发布《爱心瓜果消费帮扶倡议书》。短短四五天内,西瓜订单已达15.8万斤。当地还在田间地头组织了多场直播,网红主播也来帮忙卖瓜。
在杭锦后旗三道桥镇热水村的瓜地里,村党支部书记高立功说:“摘瓜的时候仔细点、搬的时候注意点,咱们的瓜皮薄,容易磕坏。”几天前还愁眉不展的高立功,因为村里来了大订单,心一下子敞亮了。“村民们全靠种瓜增收,两天卖了5万多斤瓜,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高立功说。
在临河区干召庙镇乌兰村二组,200多个钢架大棚整齐排列着,这里种植的麒麟瓜即将上市。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坚说:“去年我在乌拉特后旗试种了110亩,亩均纯利润达1.3万元。今年虽然受天气影响,但我们依旧有信心。”
记者在几个种植村走访发现,如今村民们的种瓜方式更加科学、精细。在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瓦窑滩村,新一代瓜农不再仅仅依靠经验种植西瓜,而是逐步应用科学的有机种植技术。他们甄选抗逆品种,应用水肥一体、熊蜂授粉、混蔓结瓜等绿色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西瓜品质。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巴彦淖尔市西甜瓜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双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链融合为路径,向着建成全国优质西甜瓜生产基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