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咖”加速“出海”上半年出口货值6.5亿元

  央视网消息(记者 欧霁娴)近年来,云南咖啡产业通过品质升级、政策赋能和国际化布局,在巩固本土市场的同时加速出海,实现了从“原料供应”到“品牌输出”的转型。昆明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出口咖啡和咖啡制品货值6.5亿元,同比增长8.4%,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出口到荷兰、德国、越南等34个国家和地区。

  新鲜的云南咖啡果实

  云南地处咖啡种植黄金带,种植历史已有130多年。咖啡主产区分布在普洱、保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怒江等6个州市。近年来,云南咖啡产量与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末,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农业产值近50亿元,同比增长13%。云南精品咖啡产量4.6万吨,较2023年增加1.1万吨。云南咖啡的品质逐年提升,海外市场对云南咖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云南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园

  “云咖”的成功得益于精品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等路径。保山市是最早产业化种植咖啡的地区,这里的小粒咖啡被认为“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德宏州凭借高海拔、长日照的天然优势,孕育出了很多优质品种;2024年,临沧市咖啡种植面积达23万余亩,咖啡鲜果产量近12万吨,被授予“中国临沧精品咖啡豆示范区”“中国精品咖啡核心产区”称号。

  云南咖啡品质的提升,也得到了国际专业赛事的认可。2025年5月,首届云南瑰宝咖啡生豆大赛在云南保山顺利完赛,前10名精品豆面向全球采购商进行了线下竞拍。

  秋珀咖啡庄园咖啡种植基地

  然而,国际市场不仅对咖啡的品种、风味要求高,对农残、重金属含量等检测更为严苛。从咖啡种植的源头管控,到生产运营的标准化管理,每一环节都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在出口环节,昆明海关积极回应企业需求,依托“关企直通车”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了种植土壤环境监测、科学施肥等“一对一”技术指导,定期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指导绿色防控,从源头保障每一批咖啡豆品质稳定。同时,昆明海关还积极指导企业实施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流程质量追溯机制,助力云南咖啡出口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将“硬标准”转化为推动云南咖啡产业从“量”向“质”转型的“软实力”。

  为保障咖啡出口渠道高效畅通,推动“云品”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芒市海关也在不断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构建了包含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微生物污染等100余项参数的“咖啡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并推动检测工作提质增效,在确保咖啡豆符合国际标准的前提下,最大化压缩检测时长。

  芒市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张明伟介绍:“我们还持续优化通关流程,推行‘即报、即审、即出证’工作模式,推广运用‘云签发’及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功能,高效办理原产地证、植物检疫证书等单证,为咖啡出口按下‘加速键’。”2025年上半年,芒市海关共签发出口咖啡原产地证书39份,预估可减免进口国(地区)关税超120万元。

  “从种子到杯子”,不仅是咖啡豆的旅程,更是云南咖啡产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品牌的生动写照。

来源:央视网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