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倔强的核桃林8年不结果,专家一来产量直接爆表!我市推广良种核桃40万亩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盛夏时节,城口县高观镇渭溪村的核桃林里,一串串核桃果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林间,忙着除草、施肥。

“今年结果结得好,管护到位,核桃果实的亩产量突破1500公斤没得问题。”种植大户李秀珍说。

这几年,得益于市林科院核桃团队的持续研究,我市突破了核桃育种、病害防治等瓶颈,核桃产业带动林农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攻破核桃品种难题

十多年前,返乡创业的李秀珍踏入城口的大片核桃林时,眼前景象令她揪心:老化的核桃树树形凌乱、品种杂乱无章,核桃落果多、品相差、取仁难,品质参差不齐……本以为是“摇钱树”的核桃,却成了村民脱贫致富路上的“绊脚石”。

“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技术和再多努力都是白费。”市林科院核桃研究团队技术人员唐佳佳说。

彼时,重庆核桃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然而一个棘手问题摆在眼前:重庆本地没有良种,引进的品种究竟哪个能适应重庆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育本土良种周期漫长,但产业发展时不我待。于是,一场“引种 + 选种”的攻坚战悄然打响。

2013年,核桃团队在城口、巫溪等区县建立起引种比较示范园,从全国引进二十几个核桃良种,通过高接换种的方式,开展严谨的品种比较试验。经过两年多的试验,“渝城1号”脱颖而出,成为了最适合重庆高温高湿和寡日照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村民在管护“渝城1号”核桃树。受访者供图

向林农推广良种核桃40万

良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然而最初推广时,老乡们对新品种核桃却半信半疑,即便免费为他们进行高接换种,大家仍忧心忡忡。

李秀珍就带头种。为了让良种发挥最大效能,从土壤改良到树形修剪,从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将各项关键技术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

市林科院派驻了专家团队前来指导,将成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们。“以前种核桃全凭经验,有了专家的技术指导,我们就经常跟着学,然后把技术用到自己的园子里。现在不仅产量提高了,管理成本还降下来了!”李秀珍说。

村民们看到甜头,也主动要求更换良种。”如今,“渝城1号”“渝露核桃”等良种已在城口、巫溪、彭水等地推广种植40万余亩。

建示范园让良种丰产栽培

除了带动村民种植,市林科院还自己修建示范园,成为新技术、新方法的“练兵场”。

“2015年以来,我们对核桃优良品种及其配套丰产栽培技术成果积极推进示范应用,已在重庆城口、巫溪、巫山、彭水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渝城1号’高产示范基地2.5万余亩。”市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说。

其中,他们在彭水乔梓乡长寿村建立的280亩核桃核心种植基地,曾连续8年无收成,在经过高接换种和规范技术管护后,嫁接第二年便迎来转机,每亩收获青皮核桃180公斤,折算干果为每亩30公斤。此后产量逐年递增,现在平均每亩可产干核桃150公斤。

“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动服务下沉,深入城口、巫溪、彭水等山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核桃栽培技术,用科技赋能推动林产业发展。”市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