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徐章喜 通讯员王丽梅) 近年来,宣威市来宾街道围绕打造宣威“菜篮子”的目标,分四期在徐屯村、新田村、龙洞村、普仓村建设1500亩龙洞河蔬菜种植基地,共安装钢架蔬菜大棚300个,打造集种植、仓储、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种植黄瓜、辣椒等蔬菜,目前,这些大棚里的新鲜蔬菜纷纷上市,不仅为群众餐桌增添了多样选择,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龙洞河蔬菜种植基地徐屯村片区,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今年基地种植的黄瓜、辣椒均已进入盛产期,大棚里,翠绿的蔬菜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称重等,这些蔬菜将销往宣威城区及外地市场。村民陈丽娟以前在外地打工,基地建成后,她和家里人商量后租了6个大棚跟着合作社种植黄瓜,今年5月中旬,她种下的第一茬黄瓜在40多天后迎来了丰收。陈丽娟说:“这个大棚设施齐全,还可以控温,帮助黄瓜生长。我们从种植黄瓜开始就有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我们也比较省心。这茬黄瓜亩产预计在8吨到10吨左右,我家种的这6亩黄瓜预计可收入20万元。”
相较于传统蔬菜种植,大棚蔬菜生长周期短且不受季节影响,大棚一年四季可以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也为当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徐屯村的村民程琼芬说:“龙洞河蔬菜种植基地建成以来,我都在这里打工,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许多在外务工的人都回来这里打工,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龙洞河蔬菜种植基地徐屯村片区最早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该片区1000亩的大棚主要种植黄瓜和辣椒,随着一茬茬蔬菜采收、上市,大棚经济效益日渐凸显。
徐屯村党总支书记夏显国表示:“通过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现在每亩土地收益提升到了1.5万元左右,同时,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0万元,可为群众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400个,每人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2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