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淫羊藿种成“生态银行”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江口官和乡

把淫羊藿种成“生态银行”

姚田松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雨

走进江口县官和乡,山峦叠翠,在这片绿荫深处,林下成片的淫羊藿正舒展枝叶,姿意生长。

“一点绿”助推产业兴

近年来,官和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林下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以林下淫羊藿为主导的特色中药材产业。截至目前,林下淫羊藿种植面积已突破3500亩,实现各村(社区)全覆盖,今年计划新增800亩。

目前,该乡林下淫羊藿产业已成为该乡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该乡以此为主导,构建“1+1+N”产业布局,为全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乡围绕淫羊藿产业建立了劳务公司、农机合作社等,淫羊藿产业已成为当地有规模、见效益的特色产业。这个“不砍树、不毁林、不占良田”的绿色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支柱与“底气”。

“三股绳”拧成致富链

为保障收益,官和乡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企业负责提供技术、种植标准和业务指导;合作社负责组织劳务并对接企业;农户则参与种植、管护等生产环节,有效破解了“怕风险、缺技术、愁销路”的难题。

与企业建立“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的合作模式,进一步降低了种植风险,解决“种出来卖不掉、卖不上价”的后顾之忧,最大程度保障收益,有效激发种植户参与积极性,给他们吃下“定心丸”,让他们敢于投入、放心种植。

该乡还引进国药集团在当地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定期邀请专家进行业务指导,面向种植户开展淫羊藿种植管护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种植管护专业化水平,为产业收益保驾护航。

去年,该乡两个村率先采收,村集体经济增收31.9万元;今年8月,5个村(社区)将全面采收,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60余万元,“生态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化正在加速迈进。

锚定第一产业目标发力

当前,林下淫羊藿已成为官和乡带动群众增收的第一产业,年均带动群众就近务工3.2万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90万元。

看到效益好,群众想种但不懂技术。该乡就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产业专班,提供选址、栽种、管护、采收全链条服务,推行“技术包保到地块”,专班直接对接种植户,手把手解决问题,为打消群众顾虑,该乡发布了《淫羊藿产业种植告知书》,详解技术要点,还组织了现场观摩答疑。

种植大户贺长文的转变是产业活力的生动写照。“以前务工挣点钱,看到效益这么好,就琢磨着自己干。有政策支持,又有技术指导,我流转了100亩林地,在乡级专班的指导下已完成选址、割林。守着林子也能致富,这路子走对了!”贺长文信心满满地说道。

目前,像贺长文这样在政策技术吸引下投身种植的大户已有5户,规模超400亩。群众正从“守山人”变身“点绿匠”,家门口吃上“生态饭”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乡村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7月14日 13:0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