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肖云村:
林果经济助力村民稳定增收
全媒体记者 刘晓青 通讯员 杨奕文 曾祥新
7月的板桥店镇肖云村,漫山郁郁葱葱。肖云村位于宜城市东北部,非常适合发展林果经济。
“十几年前,村里开始栽种李子树,发展林果经济,目前已经栽植李子树3000亩,年收入约750万元。”近日,肖云村党支部书记刘辉介绍,从种植香菇转产栽植桃李,村民不仅实现了收入稳定增长,生态环境也更好了。
以前,肖云村主要发展香菇产业,虽然村民种香菇有着不错的收入,但种香菇需要大量劳力,同时需要大量木料,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要保护,村民要增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肖云村有了发展水果种植的想法。肖云村就国家公益生态林发展保护政策出台的契机,将村集体和村民的近4万亩山林养护改造申报为国家级天然保护林,每年获得管护补贴。同时,村里外出学习考察后,开始种植李子树。
李子树种植周期一般在12年,今年又到了肖云村李子树换茬的时期。“村里能种植李子树的地方有限,所以要走精品化发展道路。”刘辉说,近年来,村里与林果研究所开展合作,引进了很多新品种,同时把自家40亩地作为新品种试验田,从中选出口感好、价格高、挂果期长的新品种,再向村民推广。
肖云村天然生态林面积约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85%,村里通过发展水果种植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未来的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多样化林下经济,带领群众继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