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瓶天然水在传送带上以秒速“奔跑”,背后折射的不仅是生产线的精密运转,更是一座城市拼经济的火热脉动。自农夫山泉四川青城山饮料有限公司落地都江堰以来,都江堰市精诚团结专班推进项目建设,紧抓快干攻克基础配套,这个集自动化、数字化、工业旅游于一体的“镇园之宝”,正以“有点猛”姿态刷新区域经济增长曲线——投产3个月产值突破2亿元,日均发货5000吨,用“农夫速度”激活了都江堰“天府珍水”产业的一池春水。
一瓶饮料的生产旅程
“一定要监测好设备运行……”7月3日,走进位于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农夫山泉四川青城山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车间管理员正嘱咐工作人员细心监控各设备的运行情况。
在这里,一瓶饮料的生产旅程也由此拉开序幕。走进瓶坯生产与吹瓶车间,数辆人工智能AGV叉车正高效、精准、灵活地运输物料。随着制好的瓶坯进入上坯间,经过水源处理、物料杀菌后,一瓶饮料就开启了无菌灌装流程。
在无菌灌装车间,一瓶瓶刚灌装好的饮料,列队整齐在传送带上,就像即将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一个个精神抖擞。在这里,它们将进行贴标、日期喷码、品质检测与包装,最后到达仓储物流中心。
此时的仓储物流中心也是一片忙碌,AI智能机械臂显然是玩“俄罗斯方块”的高手,不停地将一箱箱产品排列好送进栈板,有序码放,等待AGV叉车按最优路径规划转运,最终被搬至货车上,运往全国各地,让消费者喝到新鲜出炉的“天府珍水”。
“正因为‘天府珍水’,我们才与都江堰结下不解之缘。”农夫山泉四川青城山饮料有限公司制造负责人吴仕杰表示,多年来,农夫山泉坚持“天然、健康”的品牌理念,已在浙江千岛湖、湖北丹江口、四川峨眉山、吉林长白山等15个全国优质水源地建设生产基地。与都江堰市牵手,是基于农夫山泉对都江堰市山泉水源地长达6年的水质检测结果所验证出的信赖。农夫山泉拥有世界先进的饮用水生产线和达到Log6无菌标准的高速无菌灌装设备,依托农夫山泉领先的装备水平、制造能力、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希望把来自世界遗产地的“天府珍水”“搬运”到全国各地,给消费者带去健康。
七条生产线的数字密码
在饮用天然水生产车间,农夫山泉标志性的红色瓶盖犹如一条条红丝带般飘扬在传送带上,让人瞬间眼前一亮,激情回荡。
“这里是农夫山泉在川投资建设的第二个生产项目,也是其在蓉投资的第一个项目。都江堰市拥有优质天然山泉水源,是生产农夫山泉饮用水及饮料等系列产品不二选择。”吴仕杰告诉记者,这座总投资13.5亿元、占地446.7亩的生产基地,7条生产线已火力全开,包括2条全国最快的6万瓶/小时无菌线、2条全球领先的10万瓶/小时小水线,搭配3条大容量生产线,构成“双快三全”的产能矩阵,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
吴仕杰说:“我们从6月26日正式投运,所有生产线均采取自动化生产,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更能保障产品质量,并通过设备运行实现实时监控,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这车已装好,可以出发了。”在物流区,一辆辆红色的大货车正排着长龙,等待产品装车,每装好一车,工作人员都会在确保无安全隐患状态下通知司机发车。“我们现在每天大概要发200车货。从试运营到产值破2亿元,我们只用了90天。”
在农夫山泉四川青城山饮料有限公司,除发货台账记录着爆发式增长,更引人注目的是人才“硬核”,工厂约90%员工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势必夯实企业人才发展根基。下一步,正筹划拟定再新增无菌生产线,把“天府珍水”的资源和农夫山泉的科技、人文、先进的管理及健康理念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并同步打造工旅融合示范线,让消费者见证一瓶水的诞生之旅。
政企协同的“双向奔赴”
“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们,我们一定全力帮你们解决。”当天,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也在农夫山泉四川青城山饮料有限公司开展“进解优促”行动。
“走访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早已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经济运行工作部副部长马兴智表示,作为全国饮用水占有率第一的链主企业,农夫山泉的入驻,有力推动了都江堰市“天府珍水”生态价值转化示范片区建设。为助力农夫山泉顺利投产运营,经济开发区以最快速度为企业办理了工商注册、土地供应及生产许可等手续,并持续在人才保障、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全方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有了农夫山泉的加持,今年1-5月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成绩斐然。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59.1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持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5.73亿元、同比增长2.5%,招引重大产业化项目12个、总投资67亿元,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
2025年以来,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在都江堰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提出的“将农夫山泉作为四川都江堰经开区‘镇园之宝’进行培育”的有关要求,持续推进专班服务,全方位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各类问题,实现企业竣工即投产、投产即高产的目标。后期,还将围绕矿泉水、猕猴桃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持续为其赋能,充分发挥企业链主作用,加快推进“天府珍水”产业集聚成势。
图据 | 折耳兔
每秒27瓶的速度,不仅是一瓶水的生产旅程,更是都江堰“以水破题”争分夺秒拼经济的加速度。这瓶水的旅程,始于都江堰市的青山绿水,终于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却在不经意间串起了一条“生态资源-工业产能-经济价值”的转化链条。在拼经济的赛道上,农夫山泉跑出的“都江堰速度”,正是西部县域以产业破局、用创新突围的动情、感人的政企协同新篇章。
(来源: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