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抢抓农时分类开展田间管理 夏收、夏种、夏管正在有序推进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三夏”生产一线,各地抢抓农时,综合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以科技助力农业生产平稳高效。

眼下,新疆昌吉州167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季。在昌吉州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四阜庄村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

四阜庄村种植户唐天佑:今年种的新冬53优质小麦,目前长势非常好,产量估计(亩产)在600公斤以上。

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柯晓涛介绍,当地今年大力推进大面积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全面推广“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等增产技术。

柯晓涛:今年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达到了我们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目前从测产结果来看,大部分地块(亩产)都达到了600公斤以上。这些都为我们今年的丰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安徽黄山市黟县6.3万亩水稻全面完成夏种,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当地的一家农业科技企业,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数字农业平台查看各个片区农田的现场作业情况,并对农机、灌溉等进行科学合理调度。黟县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焦金友说,通过数字农业平台,土壤墒情、虫情监测、天气预警等一目了然,为农事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黟县农业农村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章斌介绍,通过数字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智慧田管”确保头季水稻稳产高产。

章斌:三分种,七分管,水稻要丰产,田管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苗情监测和灾害预报,确保技术到田、服务到户。

江西赣州全南县陂头镇正河村的早稻陆续成熟。趁着下雨前,种植户谌海清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驶入稻田,一旁的旋耕机紧随其后,为晚稻插秧争分夺秒。

谌海清:预计在半个月左右收完稻、插好秧。现在机器发达了,省了很多人工,以前要一个月,现在缩短了一半的时间了。

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江西各地粮食收购企业也在积极备战。在吉安市新干县,一家大米加工企业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腾仓并容,为早稻收储做好准备。

企业储备库负责人刘冬林:到目前为止,已腾仓并容3万多吨。同时已完成了6万多吨四化粮库改造,同时达到气调标准,相对于传统保粮技术,更加绿色环保,能耗更低。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