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三十年来,如同火山爆发,中国工业制造业开挂般飞速发展,各种工业制成品在世界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近年来,欧美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招架不住,为保护本国的制造业,纷纷提高关税,试图将中国的产品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扩大内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策略。水来土掩,随机应变,这无疑是对的。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举世震惊,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想不到。现在,在东南沿海地区,还有内地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国家之所以发展速度惊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国人勤奋努力能干,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广大农民工,异乎寻常地吃苦耐劳,在996、007工作制下,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城市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为经济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今,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家的发展遇到瓶颈期,像以往那样依靠外贸是行不通了。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外贸减少了,我们可以眼睛向内,想办法增加内需,加大对内投资力度。
人类社会大致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城市群体,一个是农村群体。中国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城市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群体的生活水平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不遑多让。问题主要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偏远山区农村,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中国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关键是要补齐农村这个短板,逐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早日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
平心而论,中国农民是这个世界上最淳朴,最善良,最吃苦能干,最老实听话的群体。特别是上个世纪40、50、60年代出生的老农民,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无私奉献。建国初期,国家财政困难,为积累资金实现工业化,实行以农业补贴工业的政策,农民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辛辛苦苦种地,交公粮,养活城里人。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欠收,广大农民勒紧裤带,按时交公粮,保证了城里人的粮食供应,而农民因为粮食不够吃,饿的面黄肌瘦,有的人甚至被饿死。这批老农民为国家贡献多,获得少,地位低,付出与所得严重不成比例。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现在,我们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发展了,应该反哺农业,反哺农民,尤其是要反哺善待那一批在三年困难时期吃苦受累对国家做出极大贡献的老农民。怎么样善待?很重要的一条是,大幅提高其养老待遇。现在,这批老农民已经是60至80多岁的老人,每月拿着100多元的养老补贴,在物价高昂的今天,根本就不够用。为了生活,有的人还要下地劳动。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国家应对他们实行特殊政策优待,相信不会有人持异议。
再就是,国家可以把原来补贴外贸出口企业的钱用来补贴农村开发,实行以工代赈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就业人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扩大就业意味着收入增加,随着农村就业人口的逐步增加与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相信再过一二十年,广大农村人口也可以和城市人口一样过上好日子。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