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路上丨星火村的“新名堂”

星火村的“新名堂”

这几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灵台县星火乡星火村硬化路通往山外,自来水进了农家院,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生活更丰富了。今年,星火村人又搞起了新名堂——养蝎子。

初冬,一场霜雾悄悄降下,笼罩着整个村子。一大早,村民乔灵堂就匆匆赶往村里的蝎子养殖公司。

乡村振兴在路上丨星火村的“新名堂”

黄粉虫养殖车间里,两侧架子上整齐码着托盘,乔灵堂熟练地拉开一个,仔细查看黄粉虫生长情况,手中筛盘簸动,蝎子们今天的口粮便被筛选出来。

“村里的蝎子公司办起来时,我流转出自家16亩土地,最近工夫都花在这些蝎子身上了,几个月下来学到了不少,现在不止黄粉虫喂养,仔蟹育肥也不在话下。”乔灵堂告诉记者,已经卖出了3万多元,过段时间再卖4万元不成问题,一年下来收益不错。

和乔灵堂一样,今年50岁的周红霞也早早地“上了道”,靠着村里的蝎子养殖公司,她成了“产业工人”。“早上去公司上班,中午回来给孩子做饭,啥也不耽误,一个月平均能拿2000多元。”周红霞笑着说。

乡村振兴在路上丨星火村的“新名堂”

乔灵堂与周红霞所说的公司,是星火村党支部书记乔海青为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蝎子养殖的市场份额还是挺大的,省自然资源厅已经把蝎子划分为三有物种。蝎子的发展行业至少还有10年的黄金期,咱们还是初级阶段。”乔海青笑着介绍,群众稳定增收的任务艰巨,蝎子药用价值很高,但养殖数量较少,市场需求大,是星火村产业振兴的最佳选项之一。

今年2月,星火村成立甘肃海森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洛阳市珠峰蝎子养殖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养殖合同,投资40万元,对村集体闲置的7间房屋进行改造,建成了210平方米试验厂区,开展试养殖。

养殖公司虽然空间不算大,但撑起了村民致富新路子。“公司化改革受益最大的是乡亲们,乡亲们务工离家近,工资可以日结,也可以月结,很灵活,这是一大亮点。”在乔海青口中,公司化改革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惠及村民。

“养蝎子算是一个轻工业,村里老人根据技术指导在家里就可以干,不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如果一个家庭加盟,用一间房也就15个平米来计算,纯收入大概在2万元到3万元之间。”乔海青掰着手指细细算来。

在乔海青的公司化改革设计版图中,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劳务服务与蝎子养殖并重,仅蝎子养殖一项,公司纯收入可达到8.6万元。在乔海青的收入账中,公司全年可预计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以上。

“以前主要是解决要素支撑‘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我们主要解决发展能力’强不强’的问题。”乔海青说,村民自身发展能力提升,是乡村振兴全过程的支点,产业和就业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以公司化改革为基点,多元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乔海青不断探索。“蝎子的发展行业至少还有10年的黄金期,咱们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当遍地开花的时候,将面临转型问题。现在是养殖,以后要发展深加工、毒素提炼,做自己的厂子,市场就会越来越大。”聊及未来,乔海青心中有个大蓝图。(孙筱娜 朱强)

原标题:《乡村振兴在路上丨星火村的“新名堂”》

阅读原文

来源:平凉发布


(乡村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