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6岁迟蓬和66岁徐少华站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相由心生”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张爱玲说,时代是仓促的,出名要趁早。像娱乐圈,就是吃青春饭,可当下又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大器晚成的故事,比如老演员迟蓬,接近退休的年纪,演艺事业迎来“迟来”的蓬勃发展。

一张原生态的农村大娘脸,愣是在流量杨幂跟前,凭亮眼表现,抢下关注度。

从前都是戏里见面,而今戏外的工作邀约一个接一个。

9 月 27 日,迟蓬回到老家山东,参加孔子文化节,担任串场主持人,跟另一熟脸徐少华搭档。

在他们深情的讲述下,这一千古圣人,不再是书本上单一的字眼,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吐字清晰而有力,让台词像有重量一样砸在心上,情绪从眼神中层层递进,充满感染力,本来枯燥的流程,被他们演绎的极为深刻。

一大脚娘,一唐僧,压根不搭噶的俩面孔,跨时空同框。

年龄相仿,状态却截然不同,真诠释一词,即相由心生。

现实中的迟蓬,区别于戏里浑然的乡土感,

从气质到穿搭,都很知性优雅,一身白色套装,白发不刻意烫染,就规整的拢起来,脸也是这个年龄该有的自然状态,让人看着真的很舒服,一种这个圈子稀缺的朴实美。

农村戏,一直是迟蓬最擅长的,她一上镜,都觉得像导演从当地现拉来的。

但她却绝非农村人,甚至没在农村生活过,父亲在铁路上做技术活,母亲则在美院教画画,这样的原生家庭,在七八十年代,受不着穷、挨不到饿。

没相关的经历,迟蓬却能一下摸到农民的魂,连真农民都一度被她唬到,生活中遇到,一上来就打听迟蓬家里的地种得咋样。

戏好是一方面,她极强的领悟力也是一大优势。

仅从黑白老照片,就能迅速抓取到旧时代农民的形跟魂:“缩着脖、张着嘴、瞪大眼,整个人是懈的”。

几十年演下来,迟蓬塑造人物时就慢慢摸到一窍门,

像是饰演大脚娘期间,她 4 个月没用洗发水洗头,改用肥皂,要黏黏的、涩涩的贴在头皮上的效果,头发如果一丝丝飘起来就假了。

头发质地一看像农民,就拉着迟蓬一下沉浸到人物之中。

要说迟蓬跟徐少华,也不是简单商务上的萍水相逢,

都是山东生人,还同过窗,曾一起在山东话剧团学员班学习,倪萍、徐映红皆旧相识。

被一批培养出来,迟蓬和徐少华也在同一年,分别抓住了各自人生中的一大机遇。

那时候,倪萍先一步有戏拍,

她见不得迟蓬空有一腔戏瘾,无处施展,便向王少岩导演推荐她,继而出演了第一部电影《红线》,其中饰演一勇敢的农村姑娘,眼睛格外亮。

趁热打铁,1983 年,又搭档濮存晰出演了年代剧《红叶,在山那边》,获得了飞天奖最佳女配。

比得奖更荣幸的是,当时能跟都崇拜的天花板级前辈王玉梅一起领奖。

另一边的徐少华,因在奇幻电影《精变》里一张俊俏脸,长发飘飘然的形象,被导演杨洁相中,婚后第三天就进组拍摄西游记,饰演唐僧一角,袈裟一披,徐少华的人生也跟着转折了。

虽然只参演了 9 集,之后便由面相更慈祥一点的迟重瑞替代,徐少华版还是被奉为最美一个唐僧。

面如冠玉、唇红齿白,长了张贾宝玉的脸,又自然流露着懦弱和凡俗气,最是贴合原著。

尤其一双眼睛含着情,把女儿国的桥段展现到极致,

和朱琳俊男美女、容貌匹配,这样的御弟哥哥,才好配女儿国国王的那句“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徐少华的离开,其背后原因,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官方说法是合约期满,后来据“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透露,就是 5 块钱的片酬之差给闹得。

具体种种,无从得知,

但徐少华之后的发展,也再难及唐僧的高度,这些年有一搭没一搭的演着,也在体制内风光过一段时间,退休后更多的跑小县城的廉价商演,再披上袈裟“讨生活”。

被岁月一蹉跎,颜值也渐渐失去光彩,

依然光头,但脸再没有清秀之气,发福的轮廓,有一种酒肉侵染的倦态,穿起一身西装,倒算板正,凸起的肚腩却撑得衣料发紧,总显得有些局促。

相较一旁清瘦的迟蓬,脸有皱纹,却没疲态,精气神犹在,看上去要更得体养眼一些。

两人这一次同台,还证明一件事,红气这东西,是真养人。


(资讯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