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食品数字标签要来了,扫描即可全面了解

食品数字标签,真的要来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

该公告在今年3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数字标签的应用要求,为消费者和食品行业享受数字标签“红利”提供依据。数字标签的应用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据悉,数字标签突破了食品标签“实体化”的边界。通过扫描数字标签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食品标签信息。同时,通过数字标签的页面缩放、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功能,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有效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的问题。

针对实体标签版面有限的痛点,《公告》明确允许通过数字标签展示更多因实体标签版面受限而无法展示的合法信息,包括:配料具体来源及生产工艺细节、产品产地溯源信息、详细食用方法建议、食品安全与营养特性说明、全链条产品追溯信息等。

应用数字标签可极大丰富食品标签信息的展示形式,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数字标签了解更多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知识,也为食品企业更好地传递食品信息提供了空间。

数字标签应用还可简化食品标签上生产者地址标示。《公告》明确,食品生产者通过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的,可在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上将生产地址简化标注为县级行政区名称,并在生产者名称后标示。如,某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上展示的生产地址为“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XX镇XX大道XX号”,可在食品标签上标注为“XXX生产者(固安县)”。通过简化食品标签上的地址,可为食品标签提供更多信息展示空间,减少预包装食品包装的标签上文字标示信息,节省油墨和包装使用成本,助力企业减碳增效。

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定义?《公告》明确,数字标签是将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通过数字化技术或手段展示的相关信息,其内容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及国标强制标示规定。数字标签不强制标示所有强制性标签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等,但同时在食品数字标签与实体标签上展示的信息,信息内容应保持一致。

为保障市场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任何对数字标签内容的修改更新,必须完整记录修改内容、时间及操作者信息,确保全过程可追溯,避免篡改。

据悉,为确保用户体验,保证数字标签信息易于获取,《公告》要求数字标签内容必须清晰、醒目、易读,严格禁止干扰正常阅读的弹窗、飘窗等元素;并大力倡导将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现有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通过数字标签二维码,实现食品信息展示、食品追溯、结算等多重功能,保障企业管理效能。广告、营销等其他信息不属于数字标签,相关信息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确保展示信息真实、准确,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数字标签的应用将有效解决消费者识读标签难的问题,使食品标签真正发挥惠民生、暖民心的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加大推广力度,使数字标签真正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作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组织全国各省市及相关食品行业开展数字标签应用推广,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积极响应。蒙牛、鲁花、百事、飞鹤、三元、康师傅、星巴克、双汇、光明等企业积极响应,已有涵盖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大宗食品类别的超千款食品应用数字标签。本次公告的发布,可进一步为食品企业使用数字标签、市场监管部门有序开展监管提供保障和指引。

GB 7718-2025发布后,明确了数字标签的应用要求,但很多食品企业仍处观望状态,食品企业对数字标签应用的合规性存在顾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标签的应用。有数字标签应用企业表示,这次《公告》的出台,通过鼓励多码合一、标签简化以及明确可通过数字标签上展示更多信息的措施,不仅解决了食品生产企业的担忧,更将极大推动数字标签技术在行业的快速普及。

据介绍,除不断优化数字标签展示信息外,后续数字标签也将与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家居等相衔接,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打造食品数字标签的生态链。

为提升数字标签辨识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设计了数字标签专属logo,作为数字标签的专属标识供食品生产者使用。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资讯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