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热点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让人们开始关注装甲防护。为抵挡破甲弹的袭击,不少国家的坦克上出现了格栅装甲。同时,爆炸反应装甲得到广泛应用。如乌克兰前不久发布的一组豹1A5主战坦克训练照片中,这些坦克的正面、侧面和炮塔四周均装有大量爆炸反应装甲。
从外观上看,爆炸反应装甲有点像一排排放大版的巧克力块,错落有致地披覆在坦克主装甲上。这些“巧克力块”内的结构较为巧妙,主要由背板、抛板、填充在两者之间的惰性炸药、背板后面的弹性垫片等组成,俗称“夹心饼干”。被外来弹药击中时,惰性炸药被引爆,斜置于“巧克力块”里面的抛板被反向抛出,背板被推向主装甲后也会反向弹起,如此就可截断破甲弹的金属射流,通过“以爆制爆”,起到保护坦克的作用。
这一概念最早于1949年由苏联的拉夫列杰夫提出,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无法解决装药殉爆的问题,苏联停止了相关研究。1982年,爆炸反应装甲在以色列坦克上出现并投入实战,引发多国关注和效仿。1983年,苏联研发出“接触”-1型爆炸反应装甲,此后不久开始列装部队。美国也研发了类似爆炸反应装甲,装备在M60坦克和M2步兵战车上。
这些爆炸反应装甲在实战中发挥了明显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如无法有效应对穿甲弹,爆炸时产生的碎片会对近处协同的步兵造成伤害,会对主装甲造成一定损伤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国开始从设计、材料和工艺多个方面下功夫,比如增加“巧克力块”内“夹心饼干”层数,优化抛板和背板厚度、分布,改进非对称药室结构,寻找制造背板的新材料等,借此增强爆炸反应装甲应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能力,降低爆炸时产生的不利损伤。如俄罗斯的“化石”爆炸反应装甲内部采用了双层异向抛板设计,被引爆时会推动抛板飞向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切割穿甲弹杆、冲击减弱金属射流,从而弱化其带来的毁伤。“化石”爆炸反应装甲还发展出软布包式设计,通过外挂,给坦克又增加了一层防护。德国研制的“复合轻型通用反应装甲”,则用玻璃纤维板充当抛板,爆炸后同样能起到阻挡金属射流的作用,但与金属射流“短兵相接”后,产生的是已经解体的玻璃纤维和其他非致命性碎片,可有效降低对协同步兵的伤害。
这些改进使爆炸反应装甲得以大量应用在坦克等装甲车辆上。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的威胁也随之到来,比如串联装药的破甲弹等。这类反坦克弹药能够通过第一次爆炸,打掉爆炸反应装甲这层“金钟罩”,然后用第二次爆炸攻击坦克的主装甲。
这种情况下,爆炸反应装甲开始再次变身,如将“夹心饼干”的层数由两层增加到三层或以上,以先后引爆的方式应对这种新的威胁。美国研发的爆炸反应装甲就带有这种性质,通过设置多种不同的抛板层和减少各层之间的装药量,这类装甲不仅能借助多个断层和不规则形状阻挡来袭弹药,弱化其毁伤威力,还可减少对相邻战车或随行步兵的损伤。
在研制爆炸反应装甲方面,乌克兰的“利刃”爆炸反应装甲运行机理有所不同。它采用类似于破甲战斗部的聚能装药,通过引爆这些聚能装药,对来袭射流或穿甲弹弹芯进行阻挡或干扰。体现在结构上,它更像是在重型背板上“浇筑”了一层又一层炸药模块,因而显得相对紧凑。
目前,爆炸反应装甲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未来,爆炸反应装甲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后战场会提出什么样的需求。
(
资讯责编:
王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