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熟悉的节奏,新一轮刺激消费开始了。
前两天,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刺激消费的行动计划,被外媒宣扬为“促进中国经济复苏的总体路线图”。
时间刚好卡在730会议后,是引领下半年经济部署工作的第一份中央文件。
正是在那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转变,将提振消费放在产业政策之前,位列下半年重点工作之首,意味着消费增长已经置于战略决策的核心。
根据这份计划,高层拿出20项措施,全面系统刺激大众消费。
刺激对象分为三层。
既包括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和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也包括文娱、旅游、教培等改善型消费,还有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低空飞行等新业态的新型消费。
内容非常丰富,所有的策略归根结底就是创造出更多的消费场景,鼓励居民消费。
比如为了鼓励餐饮消费,鼓励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
比如为了刺激老人消费,鼓励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
甚至政策工具箱中特别拎出来了此前被严控的教培、电竞,由此可见刺激消费的决心。
大概在一年前,几乎相同的时间节点,高层也发过刺激消费的一揽子通知,俗称“刺激消费二十条”。
但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关于刺激消费的思路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将刺激重心从传统的商品消费转移到服务消费。
什么是服务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为获得相应的服务价值而付出的消费,比如旅游、教培、医疗、美容美发服务等。
而以往的刺激消费更重视关于拉动消费者关于实物商品的消费,像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同时借机消化产能。
但当下,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了变化,人民群众关于实物商品的消费已经到达一定瓶颈,无论你发多少消费券,汽车、家电市场的消费都很难再有太大的突破。
而服务消费不一样,虽然很多家庭的收入不及预期,但减少了大宗实物消费之后,还保持着关于餐饮和旅游的消费热情,仍然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正是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给了刺激服务消费的政策空间,然后就被决策者敏锐把握到了。
新一轮全面刺激消费的风潮正在涌动。
2
刺激消费,一直是这两年的主旋律,今年就是商务部定下的“消费促进年”。
于是,新闻通稿中,从国家到地方,刺激消费的举措层出不穷。
从发放消费券到举办购物节再到舆论层面疯狂造神网红城市,所有城市都在配合这一定调。
甚至我国还想方设法推动一系列签证便利化,吸引外国人来华消费。
这些政策本身无可厚非,有些甚至设计的很精妙,比如大家吐槽的消费券,正是用小面额的优惠换消费时的杠杆。
林林总总的政策,确实丰富了大家的消费体验,部分策略很能迎合部分群体的消费心理。
但所有的努力有点类似于经济上行时期的锦上添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内需不足的大难题,无法从更广泛的层面刺激更大规模的整体消费。
具体从消费数据来看,效果就非常直接了。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相比去年下降了足足22个百分点。
政策出尽,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却已经到了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这些刺激消费的政策依旧没有摆脱在供给端发力的路径依赖,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性问题。
居民消费,钱从哪里来?
当下内需不足没有什么特别玄妙的原因,不是缺乏消费场景,不是消费商品不够优质,正是由于居民负债过高导致真实的消费能力被完全透支,再加上收入预期的不乐观导致消费信心下降。
这就陷入了一个现实悖论,政策层面千方百计营造条件想让消费者消费升级,而消费者双重重担压身只能千方百计消费降级。
矛盾之下,自然不足以支撑拉起消费的艰巨任务。
在经济形势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消费拉动增长是一条被历史验证过的正确道路。
最典型的就是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
我们当时之所以能够快速走出漩涡并且重返繁荣的关键,四万亿基建建设+大规模家电下乡搞下沉消费。
于是,大量在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中拥有充分储蓄的农民跑步进城,用口袋中积攒多年的人民币为大量基建投资买单,为大量家电消费品买单,从而盘活了大国的经济运转。
如今来看,刺激消费的历史条件已经天差地别了。
只用看一组触目惊心的对比,08年我们的居民杠杠率只有18%左右,如今我们的居民杠杆超过63%。
数字背后是,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到了历史新高,我们居民的杠杆率已经到达历史顶点。
当居民消费的流动性已经被住房彻底锁死,再去奢谈消费,心有余而力不足。
3
就在这一轮刺激政策发出之前,知名经济学家黄益平有一段大胆的发言火了。
他在公开演讲时直言不讳提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过于保守,呼吁官方改变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理念,采取支持消费增长的财政手段。
比如,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关于到底要不要发钱已经是耳朵磨出茧子的问题了,已经被国家队不止一次的批判。
至于批判的原因也无法反驳,主要是不同层级的人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知不同,由此衍生出关于发展模式的路线的争议。
发钱有用吗,有用。但发的少,用处不大,发的多,财政负担不起。
并且在眼下这种内外都在过紧日子的紧张氛围下,短期向居民发钱很容易转手就变成了银行储蓄,变成对抗未来不确定性的存款备用金。
如果钱只是在银行系统空转,无法推动消费循环,自然也就无力扭转消费大局。
真正让消费起飞的关键还是赋予居民稳定的收入来源、良好的收入预期和有力的福利保障,这样才能真正增加居民的消费意愿。
所以想要根本上发展消费,更加底层的操作依然是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做好分配。
只有不管黑猫白猫从生产端出发才能提供就业,才能有效改善居民的收入水平;只有做好分配才能提高居民的福利保障,才能有效扭转居民的消费意愿。
而这些也是从三中全会上释放出来的信号,一种更符合长期主义的理想路径。
这些宏观叙事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你我百姓更直白的感受是,听过了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问题就出在,如何在坚持长期主义的同时增强民众短期的信心,或者是增强民众当下就能切身感知到的获得感。
也就是寻求一些长期主义和短期预期的折中之举,相关的建议很多人都说了很多遍了:
比如能否进一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让居民的杠杆率降低;比如落实劳动法,让劳动者真正享受到八小时工作制、双休,而不是在无尽内卷;比如增加城乡居民保障,托举居民的养老、教育、医疗底线。
而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刚性需求,不只需要政策端的发力,同时需要改革的刀子向既得利益者发力。
如那句十几年前广为流传的诗句所说,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