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高考了,相信高三学子们都已做好了准备。
古代中国,也有这样全国规模的大型考试,那就是科举考试。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古人的“高考”。从宋真宗的《劝学》中,就可以看到读书考取功名的分量——“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以说,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最理想的出路。一代代读书人刻苦读书、逐级应试,最终金榜题名、大展宏图,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那么,古代一个学子从开始读书到中进士,到底要经历哪些考试呢?是科举中进士难,还是考清华、北大更难呢?
文|林德祺 故宫博物院
1
六七十岁的童生很常见
科举,即设科目、举士人,是一种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隋代,科举考试成为国家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唐代进一步完善,宋代则增加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到明清时期,这一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后走上顶峰,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宣布废止。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的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与现在高考的一年一考不同,古代考生参加的科举不只是考一次,并且还不是每年都有的。以清代为例,科举考试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大部分,考试内容多依托四书五经展开,“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合称,“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是读书人参与科举考试的必备。
那么,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考生要在自己所在的县、府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成为童生。童生并不一定都是年轻人,很多人六七十岁仍然在这一阶段挣扎。接下来,童生需要参加由各省学政组织的院试,如果顺利通过,就可以被称作秀才了。这个称谓想必大家很熟悉,秀才也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做生员,这一阶层的读书人已经享受一定的特权与优待。比如,秀才见了县官可以不用下跪;秀才还可以免除部分赋税徭役,也可以当私塾先生等。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作为秀才身份已经足够啦,其实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成为秀才后,就有资格参加最低级别的国家级考试——乡试。在清代,各省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主要是在省城中的贡院举办,全省的生员齐聚于此。若能通过乡试,秀才就变成了举人。因为乡试通常在秋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为“秋闱”,而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又称“桂榜”。
乡试分三场考试,每场考三天,所以一共要考九天。一场考试结束前,考生是不允许走出考棚的,所以他们只能在考棚狭小的空间中食用简单的干粮,晚上和衣而眠,非常辛苦。我们所熟悉的《范进中举》,主人公范进就是在乡试中考取了功名。
从范进中举后发疯似的表现来看,中举实属不易。范进处于明代晚期,他之后的清初,朝廷为笼络人心,各省乡试举人中额较多。能有多少呢?《清朝文献通考》中的统计显示,顺治二年(1645年),三年一次的乡试全国总共也只有1638个名额。而随着形势的稳定,各省乡试举人中额逐渐减少,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乡试定额甚至“照旧减半”。可以说,在全省考试中名列前茅者才能成为举人。而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试,到五十多岁才考上秀才,却在第一次乡试中就中了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算是运气极佳了。【注: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 ,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为“亚元”。】
现实中的中举,可能更加残酷。《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就中了秀才,结果到71岁的时候还是没能中举。他的笔下,既有“世事年来方阅尽,眼中只觉海天宽”的放下,也有“无似乃祖空白头,一经终老良足羞”的伤感。
2
进京不易,考试也难
乡试过后,各地的举人就要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了。会试往往在乡试结束后第二年春天,也被称为“春闱”,天南海北的举人齐聚北京贡院进行考试。很多南方考生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他们要在家打点好行李,提前几个月出发,一路北上。【注:清代会试基本在北京举行,也有例外,比如1903年和1904年的会试,是在开封贡院举行的。】
沉甸甸的行李中,不仅有衣服、书本、文具,还要带上做饭、烧水的炊具,甚至修理考棚座位的锤子、钉子最好也准备上,主打的就是一切不求人。
左图为清“连进三元”铜镜,右图为清“喜报三元”鎏银镜。古代科举制度中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或“连进三元”。图|故宫博物院
漫漫赴京赶考路,他们都住在哪?会馆的兴起,就与赶考有关。当年,不少来京应试的举子家境贫寒,住不起商业旅店,于是出现了方便本籍学子,且带有互助慈善性质的会馆。到清代,京城会馆更多,各地在京几乎都有会馆,且有“举子会馆”和“商人会馆”之分。
路途中,考生也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比如遭遇打劫、伤病、自然灾害等等意外。可见古代的科举之路真的是对智力、体力与运气的极大考验。据记载,道光二年(1822年),云南考生尹尚廉进京赶考,都快到京城了,在今天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附近搭乘了一艘运铜船北上,没想到行至中途遭遇风浪,船瞬间翻覆,这位饱读诗书的才子最后却溺死在异乡。
清朝还有一位广东考生林伯桐,从27岁一直考到42岁,十几年间屡考屡败。不过,他根据自己的赶考经历写下《公车见闻录》,记录了不少赶考经验,比如出发前的准备、路线选择、沿途注意事项等,一路上要克服饮食、气候、语言等各种不适。正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路途中记录了所见所闻,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进京不易,考试也难。左宗棠三次赴京赶考,都折戟而归。尽管日后成为拯救国家危局的名臣,“举人学历”却一直是他藏在心中的一根刺,所以62岁那年,左宗棠给朝廷上了份奏折说要进京参加会试。此时他官拜陕甘总督,且正准备入疆作战。北京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明白左宗棠的心思,于是颁下谕旨:特赐左宗棠同进士出身,并升为东阁大学士。
通过会试的考生被称为贡士,贡士中的第一名,叫做会元。接下来,这些才华横溢的贡士们就可以进入皇宫,参加最终的考试——殿试了。
3
考进士和上清北,哪个更难?
殿试在紫禁城中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清初选在太和殿前的空地考试,但有时会受到天气干扰。到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改到保和殿中举行,此后考生们就不惧风雨啦。考试当天保和殿庄严肃穆,考生在殿内提前布置好的考桌上答题。
故宫保和殿。图|故宫博物院
而考试内容主要是策论,也就是书写针对某些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当天完卷。清代的乡试与会试为避免舞弊均采取试卷誊录制度,有专人将考生的答卷重新誊抄,供考官阅卷,而殿试试卷为考生亲笔,日暮交卷后,经糊名弥封后收存。试卷多使用馆阁体书写,馆阁体是清代一种流行文体,书风端庄华美。
作为科举最后阶段的考试,殿试不再淘汰考生,而是将考生重新排名。考试结束四五天后,朝廷会公布结果并在太和殿进行隆重的传胪典礼——宣布考生的名次。名次分为三甲,一甲也被称为鼎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这个揭晓名次的成绩单会写在黄色的纸上,故称“金榜题名”。而以上所有人都被称为进士,礼部会为新科进士举办宴会——琼林宴,还会赏赐银两和冠服。
可以说,金榜题名是万千考生的梦想。下面这幅图,就描绘了主人公徐显卿考中进士后赴琼林宴的场景,画中意气风发的徐显卿骑着白马,头戴乌纱帽、身穿深蓝罗袍,这可是专门为了传胪准备的衣服,前方还有一队人抬着匾额、演奏音乐,喜气洋洋。
明余士、吴钺合画徐显卿宦迹图册—琼林登第。故宫博物院藏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中,一共考出了两万六千多位文科进士,平均每年100人左右。现在的清华北大每年高考招生6000多人,相比起来,科举考进士的难度要比考清北难得多。
悠悠历史,得中进士一度成为读书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从苏轼、范仲淹,到李鸿章、林则徐,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都是进士,他们不仅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也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当然,落第者中也不乏品行才能兼备的人才,比如蒲松龄、杜甫、李时珍、金圣叹......他们的成就,足以证明衡量一个人才华和能力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4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科举考试如此繁琐艰难,在备考之余,学子们也会祈求一位厉害“神灵”的帮助,那就是魁星。魁星是传说中主宰文运之神,所以考生认为科举考试前拜它有用。宋代已有魁星崇拜,一些地区还建设有魁星阁,供考生们在考试前恭拜。魁星的样子并不是太好看,好像一只蓝面赤发之鬼,它还有自己的生日,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学子们会举办魁星宴、魁星会等活动,古代考生对魁星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这件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魁星图瓶的瓶身上,魁星一足翘起,另一足踩鳌头,右手执笔,左手持一银锭,意为魁星点斗、必定高中、独占鳌头。
清 青花釉里红魁星图瓶。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制度,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存在了1300多年。它历史悠久、制度复杂,且影响重大。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古代的科举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明天就是高考了
祝考生们
金榜题名,琼林登第
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