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过程中进行乡村改造的三大要点

这两年来,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推动不断深入,政策不断加码。

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总体目标已经很明确,可问题是,从现实到目标,每一步该怎么走?从学界到机构,再到实践者,似乎仍没有一个清晰的路径。


乡村振兴


更有趣的是,现在我们推崇的网红案例,几乎是每出一个案例,就是一种新模式,几乎没有完全类似的。这也意味着,盲目学习是个伪命题。

那么,我们的乡村振兴,尤其是没有独特资源的乡村,该怎么办?

我在大量调研,以及总结台湾、日本等案例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操作经验,尝试总结出“乡村振兴三部曲”。

1、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是个舶来品,也是个新词。业界普遍认可的解释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行动,完成社区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区营造属于乡村顶层设计的范畴。也就是说,乡村振兴第一步,是结合乡村区位、资源、人文、经济、产业等,在起步阶段,就明确自己的社区营造战略、方向和节奏。

从顶层设计上,日本的宫崎清教授将社区营造分为人、文、地、产、景这五大部分。不过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历史阶段,这五大类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


乡村发展


“人”,既指的是社区原住民,也指的是新乡贤、新居民。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步,如何培育原住民的意识、如何借助新乡贤的力量、如何把新居民和原住民进行有机融合,是社区营造核心的核心。

“文”,既指的是乡村的传统文化,也指的是乡村秩序。乡村振兴的核心一环,就是在商品经济冲垮乡村旧秩序后,重建生产、生活、人文、道德等新秩序。

“地”,不仅是指土地,更是指在地性资源。基于地理环境的原生性资源,是一个乡村别具魅力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需要给予保育和发扬。

“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如何根据在地资源创造重生特色产业,而不是生硬植入外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议题之一。

“景”,不仅指生态环境、也指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以及独特景观的创造。景,不仅关乎生活本身,也关乎社区信心,关乎产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社区营造背景,与台湾有着明显区别。

台湾的社区营造,基本逻辑是:公益组织介入——小部分当地人践行——当地人意识抬头——引入商业力量——当地人为主的社区互助组织——社区自发展。

但我们由于公益组织的成熟度不同,以及当下历史阶段各界对发展速度的苛求,我们的社区营造必须在自组织的缓慢培育和内心渴求的速度之间巧妙平衡。


乡村发展


2、乡村设计
社区营造落地的第一步,就是乡村设计,这属于规划设计的范畴。

什么是乡村设计?粗浅地理解,近年来各地发展美丽乡村时,追崇的美化、净化、亮化等内容,就是乡村设计的初级版本。

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乡村设计,不是穿衣戴帽式地让乡村更加整齐划一,也不是把乡村建设得像城市一样美观大气,更不是一味强调现代潮流以至于让乡村变得不伦不类。

真正的乡村设计,是从乡村在地特色出发,以乡村生活为原点,以生活更美好为方向,让乡村散发出既传统又兼具时尚感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乡村设计,不仅能够提升社区原住民的舒适度和自豪感,为后期营造提供信心和源动力,更重要的是,对于很多做乡村旅游的地区,良好的乡村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引爆点和依托。

遗憾的是,让乡村变得传统很容易,让乡村变得时尚也容易,把乡村设计成城市化更简单,但想让乡村兼具传统气质和现代生活审美,就不是很多机构的能力范畴。所以,很多乡村的千篇一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更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不少艺术机构和乡建机构,打着“艺术改变乡村”的旗号,利用乡村原生性素材和广域空间,把乡村当做先锋艺术的实验舞台。

最终,一大批不伦不类的建筑,将乡村原有的美破坏得淋漓尽致。尽管有一些能够带动短暂的旅游人气,但从长久看,都像是乡村身上一块难以遮丑的疤痕。


乡村治理


3、在地创生
社区营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区的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

完成了乡村设计的社区,虽然凭借独特的乡村美丽和田园风光可以带动旅游,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造血机制,依然将面临昙花一现的局面——这也是很多重金投入的“美丽乡村”引发业界担忧的原因所在。

所以,对于所有乡村而言,无论是否把旅游作为经济来源,要想实现社区的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都必须进行在地创生,即乡村在地资源的创造、重生。

为什么强调在地资源?

现在很多乡村同样意识到造血机制的重要性,但是又感叹自己既没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没有啥产业基础,于是就拼命地“招商引资”。试图引入一个外来产业,弥补乡村的内在造血缺失。

事实上,大量案例证明,盲目引入外来产业,尤其是引入个别“第二产业”,其对社区营造的破坏程度,要远远超过其带来的就业和税收。

普通乡村真的没有资源可以挖掘吗?至少从台湾和日本的案例看,还真不是这样。

比如台湾的埔里造纸村、竹山小镇、池上米乡、桃米生态村、石壁部落等等乡村,和大陆很多乡村一样,都是产业凋敝,年轻人外出打工的空心村。

后来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在公益组织帮助下,他们把原本已经凋敝,几乎将要消失的产业,通过文创的手法包装成为体验项目,不仅带动了旅游,也形成了一个完整链条的产业。’

也许你的乡村没有埔里造纸村那样的造纸传统,没有竹山小镇那样的竹编传统、没有桃米生态村的青蛙资源,那池上乡的稻米产业重生故事,你总有参考价值吧!

引用一句很俗的话说:不是你的乡村没有资源,而是你没有挖掘资源的慧眼!

当然,相比挖掘在地资源,如何用文创的手法、用体验的场景让在地资源重生,创造一个大产业,是一个更核心的话题。

乡村在地资源创造、重生,更大的价值还在于社区整体参与。

相比较于引入外来产业,村民入厂打工获得剩余劳动力报酬,在地性资源的重生能够让乡村原住民普遍参与,从而共享乡村振兴的红利,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发展


而在地资源共同参与、共同富裕,才能让“商品经济破坏掉的乡村秩序,用市场的方法重建”,从而实现“乡风文明”。

最终,乡村设计的生态宜居,在地创生的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以及间接达到的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这不就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吗?
(资讯政策责编:陈峰 )
2021年07月19日 16:06[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