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必须要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

乡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都存在短板,提升改造涉及方面较多,而且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再穷的村子,只要有钱投资进来,那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产业会发展起来的、人才会回流的、农民钱袋子会鼓起来的...

但这个钱从哪来,往哪用最好,如何用才更有针对性?

就跟着我来了解乡村振兴用钱“三部曲”是如何谱曲的吧!

一、钱从哪来?
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五大方面,从投资资金的角度看,怎么看都犹如一个巨大的“吞金兽”,如果单单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是不够的,农民手中的钱更是不够看。

所以这钱具体该从哪里来?



我们先看看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主要是政府、村民和社会投资者,所以乡村振兴的钱也是从这三者的钱包出。

1、钱从政府来
首先,政府不是投资的主体,主要是起杠杆和引导作用。那么乡村除了可以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共服务及乡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申请财政补贴外,乡村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从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等多方面申请财政资金支持。

2、钱从农民来
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角是农民,除了位于城镇周边的村子或许还多点钱,其他偏远村子的农民手中的钱可能还不够自用,所以这个资金的缺口就非常大。

3、钱从社会来

有能力、有实力可以填补这个缺口的资本就是那些愿意从农业领域寻找商机的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及有能力和资本的乡贤。从现代农业的创投报告中看出,除了农业龙头企业,只有互联网、房地产背景的公司才愿意进驻农业领域。



所以,当地政府需要营造良好轻松的营商环境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这些资本“下乡”,还要侧重两个层面,一是从土地可利用层面,二是农村宅基地可利用形式。

二、钱往哪用?
有了钱,接下来就是解决用在哪里的事情。振兴乡村的钱来之不易,所以需要精准投入,有的放矢。

1、政府的钱用哪里?
政府财政资金应该是服务于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产业发展方面,服务于乡村的所有村民,以促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

2、农民的钱用哪里?
农民和村集体的资金则主要用于乡村农业产业、自身的住宅改造及服务于本村村民的公共服务设施。

3、社会的钱用哪里?

社会资本的作用最大,因此应该主要引导投向乡村产业的升级发展中。特别是对于相对贫困的村落,在对乡村进行三产融合和加大赋能之时,还可以利用其背景和平台实力实现人才的吸引和技术的引入。



三、钱如何用?
决定了钱往哪用之后,就要解决如何用才更合理、更有效益。

对于政府财政资金,除了投入到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还要留出一部分给村集体和社会投资方参与。

1、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民和村集体的资金多用于改善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外,还面临着养老、养小和医疗等需求,自身资金不足或不愿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所以财政资金可以通过给予村民改造宅基地和美化环境一定的奖励和补贴,以调动和鼓励村民自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打造利益共同体

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振兴中,除了少数的个人情怀外,更重要的是逐利,这本就是社会资本正常的需求,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当地村民都需要正视这一点。政府层面可以在土地、税收、项目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同时与村民、社会资本三方共同推进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打造利益共同体,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输血-共同造血的大循环,让社会资本有利可图,又不产生与粮争地、与民争利的尴尬局面。



所以,在乡村振兴之路,要将政府、农民、社会投资主体捆绑在同一条船上,各自发挥自身的职责和能力,共同为乡村脱贫致富的振兴目标前进。

(资讯政策责编:陈峰 )
2021年05月26日 16:2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