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无外乎“古建”的旧色和“煤都”的灰色,抑或是历史课本中“北魏平城”“辽金西京”的遥远标签。而在导演贾樟柯的眼里,“大同有一种在严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力量感,而且它自身是一个非常具有戏剧性和凛冽气质的城市,我被这种性格深深吸引”。

修复后的大同城墙。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大同就已经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城池。明朝时,在徐达的精心筹划和严明督工下,大同城池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雄伟和精美的程度,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2008年,按明代规制保留了城墙夯土部分,修复并新建了上部的城墙和城楼。
只有真正走进这座城市,你才会发现它是一本被多次书写又屡经修复的古籍——岩层中藏着远古的地质密码、城墙下压着王朝的辉煌碎片,而在地表之上,充满争议与生机的城市更新正悄然改变它的肌理。这里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断层里生长、改变,等待陌生旅客的发掘和探索。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辽金时期重建,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辽金寺院。其核心大雄宝殿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殿内供奉明代塑制的五方佛及二十四诸天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明代彩塑巅峰。
岩层与石窟,是时间给予大同的第一次雕刻。驱车向东,抵达火山群,那些沉睡十万年的锥形山体匍匐在苍穹之下,黝黑而寂静。它们是华北唯一保存完好的火山地貌,透着被时间驯化后的苍凉与诗意。



大同火山群按所在方位,可以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区域。其中西区火山是最为集中和壮观的,最著名的有金山、狼窝山、阁老山、马蹄山和昊天山等。它们从宽广的桑干河河谷拔地而起。
再往南,云州区的土林在夕阳下展现出另一重风貌,流水与风沙将土丘雕琢成嶙峋的奇观,夹杂其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提示着古湖泊和桑干河的印记。这些自然之力造就的地貌风景,为大同定下了广袤又孤寂的基调。



大同土林由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经过万年风化形成,包含土柱、土墙、沟壑、褶皱等23 种典型地貌形态。被称作“天然沉积学实验室”。土柱高度多在3—8米之间,是研究华北地区晚第四纪古环境变迁的典型地质遗迹。
正是在这样的土地上,人类开始了伟大的艺术创作。公元5世纪,北魏王朝倾举国之力,在武周山南麓的砂岩断崖上凿刻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巨佛,融合了草原民族的雄健与佛陀的慈悲之态,一眼千年。它们不仅是宗教圣殿,更是政治宣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东方审美与西域流风在此地的第一次大融合——它塑造了大同最初的文化性格:开放、雄浑且多元。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公元490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气势恢宏,融汇中西艺术风格,堪称佛教艺术巅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昙曜五窟”,由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开创了云冈石窟的“皇家模式”。最大洞窟第三窟灵岩寺洞,内部雕刻一佛二菩萨像,体态丰满、衣纹流畅,虽未完工,却揭示了当年“斩山为窟”的宏大工程流程。
近30年后,在恒山的绝壁之间,另一项建筑奇迹正在发生。悬空寺如蜃楼般紧贴于垂直崖壁,儒、释、道三教始祖共居一殿,不仅是 “奇、悬、巧”的智慧创造,更是“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精神追求。




悬空寺位于浑源县翠屏峰峭壁间,始建于北魏491年,为中国现存最早高空木结构摩崖建筑。全寺倚靠榫卯横梁嵌入石壁,仅由数根木柱虚撑,呈“悬空”奇观,是古代匠力学、美学与宗教思想的极致融合。
每一个来大同的人,几乎都抱着“古建朝圣”的心情,无论是应县木塔的木构奇迹和永安寺的传神壁画,还是善化寺彩塑的朴质雅致和九龙壁的惟妙惟肖,这些深厚的文化遗产,静谧而震撼人心。
应县木塔
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

应县木塔(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高67.31 米,底部直径30.27 米,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塔。1933 年,梁思成与营造学社在考室时,称其为 “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盛赞其设计之奇、结构之巧。全塔无钉无铆,以54 种斗拱榫卯叠搭,历千年风雨地震屹立不倒,是中国古建筑史的巅峰之作。
永安寺
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



浑源县的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元代重建,以大殿内举世罕见的元代水陆壁画而闻名。壁画绘有十方神明及众生八百余身,涵盖佛、道、儒三教人物,气势恢宏。其中北壁十大明王巨像怒目威猛,笔力雄健,是中国古代宗教绘画的巅峰之作。
华严寺
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 年),毁于战火后,于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 年) 在原址上重建并保存至今。大雄宝殿上的殿顶琉璃鸱吻高达4.5 米,北吻金代原物,南吻明代补制,为中国古建之最。哼哈二将和大雄宝殿都值得细细探究,后者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高的辽金佛殿。殿内的内檐斗八藻井采用榫卯结构,层层收拢,精巧繁复;明间藻井则极为华丽,中心雕有蟠龙俯首,四周环绕天花彩绘,飞天、莲瓣、卷草纹样皆施以沥粉贴金。
与此同时,厚重的历史片段也回落于日常,这些千年古刹的背后,是本地人遛弯、下棋、唱戏的日常舞台。如果你和当地人聊天,十有八九他们会告诉你“小时候这些庙宇,都随便进”的故事。

历史的书页翻至明代,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首,被赋予新的使命。徐达督建的古城墙曾是华夏文明的盾牌,隔绝着塞外的风沙与铁骑,也定义了城市的方形轮廓与十字街衢。如今,登上在旧址上重建的城墙漫步或是骑行,是理解这座城市肌理的最佳方式。城内是井然有序的街坊,城外是曾经的金戈铁马,一道城墙,勾勒出时空的诸多想象。



作为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整个大同古城都属于文保单位建设管理地带,至今依然保留“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棋盘式街巷格局。
但边界从来不是隔绝,也是对话的开始。沿明长城遗址驱车至大同西边的摩天岭,在残破的烽火台旁,伫立着一座哥特式教堂的尖拱残壁——八台教堂。19世纪末,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将精神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边塞之地,与古老的军事防御工事比邻而居。听起来,这样的并置荒诞、突兀,却又有一种“世界大同”的交汇与诗意。




八台子教堂位于左云县摩天岭风景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哥特式天主教堂。现存残损钟楼与部分墙体,屹立于明代长城古迹的烽火台旁,形成中西文明碰撞的独特景观。
在命运的车轮下,大同的现代化之路并非温情脉脉,它是中国众多工业城市的典型,展现了无比真实、残酷和富有张力的社会背景。2008年至2013年,这座千年古城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毁誉参半的“复兴运动”。批评者痛心于历史街区的消逝,支持者则期待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大同。

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是典型案例,其以“里坊制活化石”著称,通过“绣花式改造”保留15处国保、省保单位及83个修复院落,恢复北魏至明清的棋盘式街巷格局。改造中采用“均质中作变化”策略,建筑融入古城肌理,既保留历史风貌又提升游客体验。
又一个十年过去,如今,尘埃暂定。崭新的城墙围合出“新古城”的外壳,人们试图往其内里缓慢地注入内容和灵魂。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它没有沦为空洞的仿古布景,而是转向精心的业态策划,引入了美术馆、设计酒店、独立书店与多元餐饮。

在整个文化街区,东南·有好戏在每周二、四、六的晚上,会按照不同剧目在不同地点上演,最后在广场集体亮相,与游客进行面对面的互动。

念夏艺术中心,基于大同古城东南邑的文化底蕴建造,延续 “保护、利用、活化”的城市有机更新理念,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审美相融的当代艺术场馆。
柏里·见己
平城区古城街道广府角街29号




柏里·见己是一家隐于东南邑的精品设计酒店,以“隐于市,归于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在地文化与现代侘寂美学,建筑外立面采用本土夯土肌理与极简几何体块,室内以原木、微水泥、麻质面料为主材,营造质朴静谧的氛围。
既下山·大同
平城区古城街道石人街9号





既下山·大同由goa大象设计与CCD联合打造,在一砖一瓦间构思对“外雄内秀”的想象,通过十字轴线和五进穿堂院的设计完成对皇都宫苑的重构。
古老的院落里生长出年轻的文化社群,传统民居的坡屋顶与线条利落的现代设计展开对话,层出不穷的新生活方式让曾经沉寂的街巷焕发出松弛的活力,成为全新的引力场。

城市的文化野心,则体现在规整的城市广场和那些重量级的新建筑上。建筑师崔恺设计的大同博物馆,以火山群、龙壁文化和地层褶皱为灵感,磅礴的气势与馆内丰富的藏品相得益彰。



位于御东新区的大同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互动性极强。馆内常设“大同地质”“辽金西京”“魏都平城”等展厅,全面展示大同作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历史变迁。
与之相邻的大同美术馆,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巨大的金字塔式几何结构呼应大同的火山地质,也如同一艘扬帆起航的“文化方舟”,它们是大同诠释过去、希冀未来的宣言。

大同美术馆的建筑面积有3.2万平方米,四座24-36米高的金字塔形锥体构成独特几何外观,内部设置下沉式庭院、螺旋楼梯等光影空间。馆内包含7-8个独立展厅及儿童展厅、图书馆、艺术教室等公共功能区,是人们来大同必打卡的地标之一。
如果你意犹未尽,还可以提前预约云冈研究院的研学课程。它定期面向专家学者、文保工作者及公众,开展石窟艺术、文物保护技术、佛教历史等领域的深度研修与交流活动,是近距离了解石窟和文保工作的不二选择。




毗邻云冈石窟的云冈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2月,其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大同市古迹保养所”,核心研究方向为云冈石窟及北朝石窟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艺术研究和数字化传承。

位于云冈石窟景区内的小南唐·北魏茶食,以《战国策》《宋书》《齐民要术》等古籍中的配方为灵感,将云冈石窟、釉陶等元素融入设计,复原创新北魏古法茶点羊羹与饮品。
一边是文化盛宴,另一边舌尖上的大同则是十足的碳水狂欢:刀削面的筋道,黄米糕的甜糯,羊杂锅的热腾……这些味道,算是最顽固的乡愁。就连旅人都能微妙地捕捉一二。




山西刀削面全凭刀工,形如柳叶,边薄中厚,外滑内筋,软而不粘,是地道的风味标志。有万喜刀削面的空间设计了融合传统院落与现代风格,刀削面延续传统,配有猪肉臊子、烂腌菜等各类浇头。老柴、任记、晋喜道等本地名店的刀削面也各有风格。此外,不妨试试著名的方肉和甜糯的桂花凉糕。



既下山·大同的餐厅以在地性体验为主,主张不时不食,将当地的特色菜式进行融合创新。推荐大醋丸子、 小米凉糕、烧椒羊腱心等结合当地特色的融合菜式。
这让人想起贾樟柯的电影《一代风流》的海报,伫立在工人体育馆儿童乐园的宇航员雕塑,历经岁月,依然向往苍穹。这座千年古都,依然能为你描绘出平城的冰与火之歌,也能为震撼人心的文化遗产持续吟诵,更在经历工业城市的剧变与当代文旅的转型之后,展现古今交织的多元精彩,让人充满向往和好奇。

小飞童雕像,贾樟柯执导的电影《风流一代》在大同儿童公园取景并使用宇航员雕塑作为海报元素,凸显了电影的时代感,是影迷打卡的热门地点。
可以说,大同是地质的奇观、王朝的旧都、边塞的关隘、能源的支柱,而如今,它是一场宏大的城市实验场,时间的力量在其中不言自明。

✈️
旅行的意义

大同从未被单一的身份定义。行走在这里,你仿佛能穿越时间,能听到不同时代的声音在耳边低鸣,石窟的风铎、城墙的战鼓、煤矿的汽笛、挖掘机的轰鸣、新城里的欢笑……这一切,都是最真实的大同。

你或许无法习惯这里的地道口味,也未必对辽金建构的技艺了然于心,还会因为晴明下雨意外瞥见这里的诗意与广袤。套用一句俗话,“世界大同,大而不同”,或许它不够精致,却足够真实,足够动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未来正从历史的断层中顽强地生长出来。
路易威登城市指南

《路易威登城市指南》系列的9个城市中文译本纸质版同步推出App应用程序,在App Store搜索“Louis Vuitton City Guide”,每座城市都可付费下载。足不出户,行走世界。


摄影| 贾睿
造型| 秦震
文| Since
编辑|李蘅熹
设计|Olive
特别感谢| 既下山品牌、柏里·见己

看完这期大同的旅游指南,你最喜欢哪个地标呢?还想看我们去哪里打卡?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乌兰察布:逃离夏日高温,来草原
感受旷野上的“野性秩序”
北海:在热带边陲的滨海小城,
享受从容的度假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