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DA颁奖典礼:如何塑造这个时代的美好生活?




2025-2026 EDIDA中国区年度最佳颁奖典礼

颁奖嘉宾及获奖设设计师合影

11月13日,2025-2026 EDIDA中国区年度最佳颁奖典礼暨“生活的艺术”论坛在第11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举行。

不论是EDIDA榜单中蕴藏巧思的设计,还是艺博会现场启发灵感的艺术,它们都让家成为“生活的艺术”最为具象的表达。当设计不再止于功能,当艺术真正走入日常,它们便交织出理想生活的丰盈肌理。基于这样的思考,《家居廊 ELLE DECORATION》特别发起“生活的艺术 Art of Living”论坛邀请五位艺术、设计与生活美学领域的嘉宾,在EDIDA颁奖典礼现场共同探讨设计与艺术如何塑造今日的生活方式。


《家居廊ELLE DECORATION》

全媒体编辑总监李君

论坛伊始,《家居廊ELLE DECORATION》全媒体编辑李君发表开场致辞。她分享道,进入中国市场21年来,《家居廊ELLE DECORATION》记录了无数个居所故事。在她看来,每一个家都是鲜活的作品:艺术与空间交织、日常与灵感映照,“在DECO的日常拍摄中,我们不断感受到,设计、艺术与生活有着天然的亲近,我们也期待能与更多朋友探讨、分享,设计与艺术如何参与塑造当代美好生活,并成为让日常悄然丰盈的内在力量。”




图1:承礼创始人、制片人田朴珺

图2:上海水石设计创始合伙人、总建筑师沈禾

在随后的环节,众位跨界嘉宾们依次分享了自己关于艺术与空间、生活关系的想法。

田朴珺亲自设计了自己与王石在深圳的家,她以“先生热爱爬山”为灵感、在家中书房的板材拼接处创作了一幅攀岩图。相信艺术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需品,但有艺术的生活会很有色彩和乐趣。

沈禾的家在 “上海第一花园路”新华路上,他热衷于收藏与建筑相关的一切:楼梯、模型、手稿……会先处理结构与动线,让每一件艺术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图1:叠加Office创始人、设计师范轶

图2:摩克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郭蔚

图3:WJID维几设计创始人、艺术藏家黄全

范轶位于京郊的家,收藏了千余件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它们散落在空间各处,在生活中被真正使用,他没有刻意搭配,而是更享受在家中角落与艺术品互动的惊喜。

郭蔚在多元文化滋养下,用艺术在家中“种”出一片缤纷花园。于她而言,没有艺术的空间,只是生活的容器,收藏并非严谨学术,而是充满个人情感的跳跃。

黄全对自己居住了8年的家进行改造时,他构建出一个简约纯净的画廊式空间,将丰富的艺术作品烘托为空间中最重要的角色。他认为,艺术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也能唤起心中对于珍贵事物的渴望。


圆桌对话环节(左起):

李君、田朴珺、沈禾、范轶、郭蔚、黄全

嘉宾们结合自身的创作与实践,且以自己的“家”为例,为“艺术如何融入空间与生活”这一命题提供了生动的注脚。无论是关于收藏的背后逻辑,还是陈列的美学,都为艺术与日常互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李君:

在你看来,艺术在空间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沈禾:

作为一个设计师,艺术就像是我与设计之间的夹层,如同衣服一样贴身。如果没有这些元素,一切都会显得很干涩。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都需要这样一种——我理性地称之为“第三类”的设计空间。

郭蔚:

每个新项目对我而言都像是一张空白的画布,我乐于引导业主们发挥想象——当一件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艺术品进入家中,空间会立刻变得生动起来。空间是由人去赋予情绪的,让它成为表达自我的秘密武器,这才是最迷人的。

李君:

如何理解空间与艺术的关系?

田朴珺:

在我看来,艺术与家的灵魂在于“自我表达”。因此,只有两种作品值得放入家中:一是你真心喜爱的收藏,它不应被价格或升值潜力所绑架,纯粹是个人情感的共鸣;二是你或家人的亲手创作,它记录着此刻的心境与生活的痕迹。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承载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故事。

范轶:

我将艺术视为我理性体系的“破局者”,比如当我规划动线时,我会想象有一座雕塑,在问我 “是否需要在此停留”;当我统一色调时,有一幅画会向我发问“何不更大胆一些”……正是这种对话,让原本严谨的空间逻辑,得以融入趣味与情调。

李君:

当你把作品带回家,通常如何为它找到位置?是否有一次摆放,让你觉得自己和作品之间有了某种默契?

黄全:

我自己家的艺术品陈列非常随意,完全是收藏的积累,没有过多地讲究规则,任由自己的喜好来主导。我喜欢,就挂在这里;过段时间,可能又换个地方。家,就是这样一个情绪、生活不断叠加的过程,没有规律和逻辑。

郭蔚:

我个人思维比较跳跃,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也伴随着喜好的多变。但艺术,尤其是将这些藏品置于家中,却意外地让我沉静下来。我会安静地待在家里,看着它们彼此对话。如果你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并听从内心去陈列,就能打破时间的线性束缚,连接过去与未来。

李君:

在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如何影响过你吗?

田朴珺:

前段时间我在东京看了一位建筑师的展,其中一件展品是几片薯片堆叠起来形成小小的建筑,薯片弧度好似瓦片。“瓦片”的一头还坐着5毫米左右的小人。那一刻我找到了极大的乐趣,艺术作品不是非得要一幅画或雕塑,堆叠的薯片也可以成为有趣的作品。我觉得艺术最大的价值不仅是收藏背后的那些数字,而是真的能在生活中带给你乐趣和难忘。

沈禾:

于我而言,围绕艺术、建筑与红酒,是几条探索世界的关键线索,它们共同勾勒出人类文明的轨迹:我们耕作、创造,一边在山洞里留下壁画,一边在土地上酿造美酒,从未停止对美与文明的追寻。因此,它们对我至关重要,不断地刺激我去发现更多的文明,走向更远的地方。简而言之,艺术刺激着我对外界的渴望与探索。





“生活的艺术 Art of Living”论坛现场

作为中国设计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家居廊ELLE DECORATION》自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以先锋灵感启发思考,聚焦年度落地中国的优秀作品,捕捉设计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探索人与空间的更多可能。

正是基于这样的使命与观察,ELLE DECORATION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甄选并表彰那些真正塑造生活、引领趋势的杰出设计。作为全球首项由专业媒体评选的设计类奖项,EDIDA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奖之一,是向国际同行展示本地设计审美与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也是不少设计师和品牌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推手。





图1:本届EDIDA中国区奖杯设计师、

2024-2025 EDIDA中国区年度设计师获奖者陈燕飞

图2-3:本届EDIDA中国区奖杯

延续传统,本届EDIDA中国区奖杯设计师由DECO特邀上届年度设计师获奖者、上海璞素艺术家居品牌创始人兼艺术总监陈燕飞设计,彰显中国设计薪火永续的传承精神。奖杯包含金色、蓝色与红色三款,与本次EDIDA主视觉色呼应。大漆,是时间与匠心的博弈,正如优秀的设计需要在时间里生根,借由一块 “石”,融艺术、设计、匠艺为一体,蕴含了对未来中国设计的祝福。

紧接着,便迎来2025-2026 EDIDA中国区最佳颁奖环节,与DECO一同回顾本年度带给惊喜的作品,共同见证卓越设计的诞生。



年度设计师

李鼐含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赫斯特媒体国际集团大中华区

首席执行官Daisy Wang;

领奖者:NAIHANLI&Co. 、无及六兽创始人李鼐含;

颁奖嘉宾:孟菲斯设计小组创始人之一、

Cibic Workshop创立者Aldo Cibic。



年度室内设计师

召禾室内设计 邵程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凌云;

领奖者:召禾室内设计创始人邵程(Chris Shao);

颁奖嘉宾:家居廊全媒体编辑总监李君。



设计新锐

何鲜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WJID维几设计创始人黄全;

领奖者:STUDIO MONANA创始人何鲜;

颁奖嘉宾:承礼创始人&制片人田朴珺。



设计新锐提名

顾凡琦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上海水石设计创始合伙人、总建筑师沈禾;

领奖者:File Studio创始人顾凡琦;

颁奖嘉宾:《家居廊ELLE DECORATION》

全媒体编辑总监李君。



可持续实践奖

X System

品牌:锐驰 设计:蔡烈超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摩克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郭蔚;

领奖者:蔡烈超设计工作室及品牌MARIO TSAI

创始人蔡烈超;

锐驰环境营造兼展览策划负责人武筱;

颁奖嘉宾:上海璞素艺术家居品牌创始人

兼艺术总监陈燕飞。



最佳家具设计

华筑餐桌

品牌:HC28 maison 设计:Yabu Pushelberg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家居廊ELLE DECORATION》

全国商务及市场总监邱星钏;

领奖者:HC28 maison创始人厉建伟;

颁奖嘉宾:叠加Office创始人范轶。



最佳户外家具设计

“无相”系列

品牌:kar 设计:杨冠杰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创始人、

总监周铁海;

领奖者:kar创始人杨冠杰;

颁奖嘉宾:承礼创始人、制片人田朴珺。



最佳灯具设计

MAAP

品牌:FLOS 设计:Erwan Bouroullec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家居廊ELLE DECORATION》

全国商务及市场总监邱星钏;

领奖者:FLOS B2B业务负责人李楠;

颁奖嘉宾:叠加Office创始人范轶。



最佳床具设计

Sedona系列

品牌:Moroso 设计:Patricia Urquiola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家居廊ELLE DECORATION》

全国商务及市场总监邱星钏;

领奖者:Moroso中国区品牌代表Jessica Tian;

颁奖嘉宾:叠加Office创始人范轶。



最佳餐器设计

云露白酒壶

品牌:椋木 设计:崔刚健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摩克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郭蔚;

领奖者:椋木产品设计师崔刚健;

颁奖嘉宾:上海璞素艺术家居品牌创始人

兼艺术总监陈燕飞。



最佳厨房设计

Sakura

品牌:Veneta Cucine 设计:Daniela Archiutti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摩克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郭蔚;

领奖者:Veneta Cucine亚太区

设计总监 Davide Dona;

颁奖嘉宾:上海璞素艺术家居品牌创始人

兼艺术总监陈燕飞。



最佳面料设计

西藏氆氇非遗手工羊绒毯

品牌:沙涓 设计:郭秀玲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创始人、

总监周铁海;

领奖者:沙涓品牌创始人郭秀玲;

颁奖嘉宾:承礼创始人、制片人田朴珺。



最佳地面装饰设计

“空间结构”系列艺术织毯

毯言织造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创始人、

总监周铁海;

领奖者:毯言织造创始人张启;

颁奖嘉宾:承礼创始人、制片人田朴珺。



最佳墙面装饰设计

流苏釉面陶瓷砖

品牌:SDCC 设计:罗晟


(从左至右)

颁奖嘉宾: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创始人、

总监周铁海;

领奖者:SDCC艺术总监罗晟;

颁奖嘉宾:承礼创始人、制片人田朴珺。

至此,2025-2026 EDIDA中国区年度最佳颁奖暨“生活的艺术”主题论坛圆满落幕。我们共同见证了一系列卓越设计,它们不仅共同定义了设计的当下,也照亮我们未来每一个艺术的日常。期待明年再见!



摄影丨Gin Studio

文丨唐娟、Luna、Han

编辑丨唐娟、Han

设计丨Juan


2025-2026 EDIDA中国区年度最佳获奖名单揭晓

年度EDIDA奖杯抢先看!

谁将获得这16个拥有特别寓意的奖杯?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