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顶楼露台房后才懂:想象的诗与远方,住起来全是尴尬

当初买房时,一看到顶楼带露台的户型,我眼睛都亮了 —— 想象着夏天在露台上摆个小桌,吹着风喝啤酒;冬天晒晒太阳、晾晾被子;再种点月季、多肉,打造个小花园,这不就是理想中的生活吗?

哪怕销售提醒过 “顶楼可能有漏水、夏天热” 的问题,我还是咬咬牙买了。可住了不到一年就发现,顶楼露台房的 “美好” 全在想象里,现实中的尴尬事一件接一件,说多了都是泪。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住顶楼露台房那些一言难尽的经历。

一、露台花园没做成,先被 “打扫难题” 劝退

买完房第一件事,我就兴冲冲地买了花架、花盆、种子,想把露台打造成小花园。可刚种上没多久,问题就来了:露台没有遮挡,每天都有灰尘、落叶飘进来,花盆里、地面上全是脏东西,每天下班都要花半小时打扫,稍微懒一点,露台就变得乱糟糟。

更麻烦的是下雨。一旦遇到大雨,露台积水排不及时,花盆里的土会被冲得满地都是,甚至会把楼下的窗台弄脏,还得跟邻居道歉;要是遇到台风天,花架被吹倒、花盆被吹翻都是常事,上次台风过后,我在露台捡了半天碎片,心疼又无奈。

后来索性把花花草草都搬回阳台,露台只放了两张椅子,偶尔上去站一会儿,当初的 “花园梦” 早就碎了 —— 原来打造露台花园,不仅要花钱,更要花时间精力维护,普通上班族根本扛不住。

二、夏天热到不敢碰,冬天漏雨愁断肠

顶楼的 “温差” 问题,比我想象中严重得多。

夏天太阳直射楼顶,室内温度比楼下高 5-6 度,就算开着空调,电费也比楼下邻居多一半。更难熬的是露台,中午时分地面烫得不敢踩,椅子坐上去像 “铁板烧”,别说在露台上喝茶,就算站一会儿都浑身冒汗,露台彻底成了 “不敢踏足的地方”。

夏天更让人崩溃的是漏水。去年夏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我发现卧室天花板开始渗水,先是出现小水渍,后来慢慢扩大,墙皮都脱落了。联系物业来修,师傅说顶楼防水层老化,需要重新做,光材料费加人工费就要五千多。更糟的是,修防水要把露台地面撬开,修好后还得重新铺砖,前后折腾了半个月,家里到处是灰尘,住得特别糟心。

从那以后,每次下雨我都盯着天花板看,生怕再出现漏水问题,再也没有当初住顶楼的轻松了。

三、水压低、噪音大,生活便利度打折扣

除了温度和漏水,顶楼的生活便利度也远不如低层。

首先是水压问题。每天早上用水高峰期,家里的水流又小又慢,洗澡时热水器经常 “断水”,水温忽冷忽热,每次洗澡都像 “渡劫”。找物业来修,师傅说顶楼水压普遍偏低,只能装增压泵,可装了增压泵后,噪音又成了新问题 —— 增压泵运转时会发出嗡嗡声,尤其是晚上,吵得人睡不着觉,最后只能把增压泵关掉,继续忍受小水流。

其次是电梯噪音。顶楼靠近电梯机房,电梯运行时的噪音会通过墙体传进来,就算关着窗户,也能听到 “咯噔咯噔” 的声音。有次朋友来家里住,说 “晚上总被电梯声吵醒”,我才意识到自己早就习惯了这种噪音,想想还挺心酸的。

更麻烦的是搬运东西。每次买大件物品,比如洗衣机、冰箱,师傅都不愿意搬上楼,说 “顶楼太累”,要么加钱,要么得自己搭把手;就连买米买油,拎着上顶楼都要歇好几次,时间长了真的很崩溃。

四、隐私难保障,还得担心安全问题

露台虽然是 “私人区域”,但隐私性却很差。周围的高楼能看到露台的情况,有时候在露台上打电话、晒太阳,总感觉有人在看,特别不自在,只能拉上遮阳帘,可这样又会把露台的光线挡住,失去了露台的意义。

安全问题也让人操心。露台的护栏高度有限,家里有孩子的话,根本不敢让孩子单独在露台上玩,生怕发生危险;就算没有孩子,也得担心小偷从露台爬进来,晚上睡觉前要反复检查露台门有没有锁好,安全感特别低。

有次我忘记锁露台门,早上起来发现露台的椅子被挪动过,吓得我赶紧装了监控,现在每次出门都要检查好几遍,活得特别谨慎。

写在最后:

当初买顶楼露台房,是被 “露台” 的美好想象吸引,可住进去才知道,现实和理想差得太远。露台带来的麻烦,比它的好处多得多 —— 维护难、温差大、漏水、水压低,每一个问题都让人头疼。

不是说顶楼露台房不好,而是它更适合有时间、有精力维护的人,比如退休老人、自由职业者。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还是更适合中层户型,省心又省力。

如果你也在考虑买顶楼露台房,建议多去实地看看,问问已经住进去的业主,了解清楚潜在的问题,再做决定 —— 毕竟房子要住几十年,别被 “想象中的美好” 冲昏头脑。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