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会嫁给谁,其实是命中注定的,看她的父母就知道了

作为女人,一生有两道重要的选择题。

一是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二是选择与谁携手一生。

前者只要付出,总能收获成长的喜悦。

但后者,却常常让人感到迷茫,付出真心也未必能换来圆满。

你会嫁给谁?

与你的价值观有关,与你的安全感有关,甚至从你的父母身上也能找到答案。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这样写道:

“我们以为已经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但实际上,它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婚姻这件事,看似充满变数,其实早在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中埋下了伏笔。

01

父母如何相爱,女儿就如何去爱

俗话说:“耳濡目染,身传言教”。

一点都没错。

很多女儿,从小看着父母如何互动,将来自己对伴侣的期待,对爱的付出,甚至对冲突的处理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父母恩爱有加,彼此尊重,女儿在恋爱中自然懂得如何付出和接收爱,也更容易吸引到健康的伴侣。

反过来,那些父母争吵不断,冷暴力频发,甚至一方长期压制另一方的家庭,女儿长大后,要不是对亲密关系充满恐惧,难以信任他人,要不就是不自觉地重复父母的争吵模式,在自己的婚姻里也制造着同样的痛苦。

所谓的命中注定,其实都是父母相处模式的映射。

比如,父母爱得健康,女儿对待感情就积极乐观,能遇到的人也是懂得珍惜的。

这不是命,是爱的方式早已刻入骨髓。

爱得小心翼翼的人,觉得婚姻就那么回事吧,结果婚后生活一塌糊涂。

爱的方式不对等,聊不到一块去,最后只能各玩各的,甚至闹离婚。

现实就是这样,那些看着浪漫的爱情,其实都是有根基的。

没有健康的爱的方式和理解,那婚姻早晚得散。

爱得健康了,亲密关系也就稳固了。

所以,父母如何相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更是为了女儿将来能遇到个好姻缘。

这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后代,造就一个良性循环的家庭环境。

02

父母的婚姻,是孩子的参考模板

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莉莉32岁,事业有成,人也风趣幽默,但始终单身。

她相亲过无数次,每次都能聊得热火朝天,然而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心仪的男孩,也总是无疾而终。

向情感导师倾诉自己的困惑后,她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阿强的父母是典型的“丧偶式育儿”,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承担了家庭的重担。

父母聚少离多,感情淡漠,很少交流,更别提浪漫。

莉莉的童年在压抑和孤独中度过。

她觉得父亲不负责任,母亲太过辛苦,于是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远离像爸爸这样的男人。

所以走向社会后,她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却始终不敢轻易踏入婚姻。

尤其是在感情中,一方面渴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方面又害怕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辙,表现得犹豫不决。

最后,男孩觉得她不够真诚,选择离开。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像莉莉这样的年轻人,一面渴望,一面恐惧,既想靠近,又怕受伤。

陷于矛盾与纠结的心理状态,无法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父母的冷漠看似无伤大雅,却如同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即使表面平静,也会在关键时刻生根发芽。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说过: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父母间一段和谐的关系。”

父母的相处模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爱情的理解。

只有父母彼此关爱,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去爱与被爱。

03

父母彼此滋养,孩子才能勇敢去爱

大自然中,土壤肥沃,花开艳丽;土地贫瘠,枝枯叶黄。

同样,父母彼此滋养,孩子自然散发爱的魅力,吸引来美好的姻缘。

许多人总是抱怨女儿的婚姻不顺利,却不看看父母的婚姻状态是如何消耗孩子的。

一个在缺爱、匮乏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何能勇敢地去爱,如何能吸引到健康的关系?

相反,那些父母彼此成就,互相支持,给予孩子稳定情感滋养的家庭,女儿总能充满自信,勇敢地去爱。

被爱滋养的人,内心富足,带来的都是正能量,吸引来的也都是好人。

内心匮乏的人,总是负能量爆棚,结果只能遇到同样糟糕的人,或者在关系中不断索取。

汉代的卓文君,其父卓王孙虽是富商,但家族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是相对开明的,给予了她足够的自由和自信,她才能在追求爱情时果敢坚韧,最终与司马相如琴瑟和鸣。

三国时期的孙尚香,自幼受到兄长孙权、父亲孙坚的宠爱与尊重,性格豪爽直率,即便婚姻短暂,也活出了自己的风采,她的勇敢,来源于家族给予的底气。

那些家庭幸福的,多半是因为父母能够彼此滋养,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爱。

孩子内心丰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婚姻也自然顺利。

相反,那些父母关系紧张,彼此消耗的,孩子大多内心脆弱,婚姻也多有不幸。

爱人如养花,父母相爱,女儿自然会有好姻缘。

人到中年才明白——

对待女儿的姻缘,最明智的行为,不是试图操纵一切。

而是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范本。

自然而然,孩子就会去复制、去传承这份幸福。

恰如网上说的那句话:

“当一个家庭代际传承中的爱越多,滋养的力量就会越强。”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