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学第一天
对于开学
部分孩子心存焦虑
有的开始出现失眠、食欲不振
有的则对即将到来的学业和社交感到迷茫
那么
如何帮孩子稳稳接住这份情绪
轻松走进新校园呢?
不妨来看看心理学老师有何妙招
暑假时光总是快乐又短暂的,不少孩子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暑假每一天都轻松惬意,但临近开学,一想到“规律的时间表”就觉得“提不起劲”。
学生表示:“我今年二年级升三年级,想到要开学很开心,因为马上要见到老师和同学。”“暑假玩得很开心,想到开学有点焦虑,可能有点收不下心。开学怕一些知识跟不上,心情会比较紧张。”“有些人暑假大部分时间去玩了,没时间写作业,会有点焦虑。有一些‘小升初’会离开以前的朋友,来到新的地方、新的学校、新的环境,遇到不同的人,会有点紧张、有点害羞,不知道怎么面对。”
面对孩子们喜忧参半的“开学情绪”
有学生家长表示
这段时间会比较关注孩子的情况
帮他们释放负面情绪
学生家长说:“平时有看到一些孩子经过假期后,压力没释放出来,开学时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我们平时会带孩子出去参加爬山等释放压力的活动,也想给孩子释放一些压力。”
其实
开学前出现的焦虑情绪
是孩子面对
生活节奏变化、环境转换时的
正常反应
除了情绪上的焦虑不安
孩子还可能出现
一系列生理表现
这些“身体信号”并不是孩子在“装病”
很可能是焦虑情绪
在发出“呼救信号”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汕头示范基地主任黄明说:“身体发出的‘抗议信号’,焦虑情绪如果没有及时梳理,可能会通过身体的疼痛不适来表达。比如睡眠与食欲紊乱,睡不着、做噩梦,或白天睡不醒、食欲不好,甚至不想吃饭,这些都是身体在‘拒绝’切换到紧张状态。”
而“开学焦虑”产生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黄明说:“导致学生产生‘开学焦虑’的核心原因,是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缺乏掌控感’,这种从‘自由到约束’的转变会让孩子感到‘被控制’,从而产生心理焦虑;第二个方面,是学业与社交的‘双重挑战’,新学期知识太难、学不会、考试失利,或因假期作业未完成被老师批评、担忧老师的评价。害怕融入新的班级、新的同学不认识,担心无法达到同伴的‘优秀标准’,尤其对新生和性格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家长的情绪其实也会‘间接传递’影响孩子。”
心理学老师强调,“开学焦虑”不是“问题”,而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情绪体验。只要家长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就能很快适应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黄明说:“家长的支持应聚焦在‘接纳情绪’来供给‘安全感’和‘重建掌控感’,而非单纯‘解决问题’。要允许‘情绪出口’,不否定感受。孩子需要的不是讲道理,而是理解孩子的状态。家长可以正面地回应孩子的情绪,而非指责‘你怎么那么懒、不上进’等负面评价。可以用‘小步骤’的方式降低适应难度,比如渐进式调整作息时间,让身体逐步适应,避免‘一刀切’。还可以制定‘可视化的方案’,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赋予‘选择权’,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什么东西准备开学。”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来源:汕头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