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2岁婆婆24㎡小屋带阳台,一进屋就被治愈!

现在年轻人总说“要装个治愈系小窝”,可到底什么是“治愈”?看了这位婆婆的24㎡房子才懂——不是堆昂贵的家具,是每一寸都“贴着生活的形状”。

客餐厅打通的瞬间,阳光从阳台涌进来,连地板缝都泛着暖光。

沙发和茶几选细腿的,比我家以前的粗腿沙发“轻”十倍!

以前我家沙发像块占地方的大石头,走路得侧着身,现在细腿一摆,地面空出一大片,连猫都能钻进去打盹。

你说巧不巧?

我上周刚把家里的笨重大沙发换成细腿的,现在客厅果然亮堂多了。

玄关的鞋柜简直是“小户型收纳模板”!

上面敞着放钥匙、帽子,出门顺手拿;下面关着藏高跟鞋,不会落灰;抽屉里塞鞋油、鞋刷,不用再翻箱倒柜找;底部留空放常穿的拖鞋,回家一抬脚就能换——这设计比我装修时想的还细,是不是设计师蹲在玄关观察了一周?

卫生间更绝!

把洗衣机塞在洗手台底下,既不占淋浴区的空间,又能顺手把洗好的衣服晾阳台。

洗手台上面的镜柜能装下所有护肤品,连吹风机都挂在旁边的小篮子里,再也不用把吹风机扔在台面上沾水。

我家卫生间以前总乱得像战场,现在学她这样摆,居然空出了放绿植的地方!

厨房是一字型的,白色橱柜配黑台面,干净得像日剧里的厨房。

地上铺块防滑地毯,做饭时脚踩着软乎乎的,比硬瓷砖舒服一百倍。

餐厅就在客厅角落,圆形餐桌能坐三个人,铺块花桌布、摆瓶小插花,连吃泡面都像在西餐厅——谁规定小房子不能有仪式感?

最让人羡慕的还是那个小阳台!

躺椅、地毯、茶具、绿植,早上晒着太阳喝豆浆,晚上就着小吊灯看书,连风里都飘着绿植的香。

我家阳台以前堆着洗衣机和纸箱,现在看了这个,立刻把纸箱扔了,买了把躺椅——原来阳台不是“储物间”,是“偷闲的小世界”。

卧室没做隔断,其实一个人住真的不用!

床旁边放个小边几,摆盏台灯,睡前能看几页书,起夜能开个小灯。

墙上挂幅装饰画,比满墙的柜子温馨多了。

床尾放个储物凳,能装换季的被子,还能当换鞋凳——这空间利用得比我家的“大卧室”还聪明!

你们有没有过那种“住了好几年还觉得挤”的情况?是不是也想过把家里的笨重大家具换成细腿的?是不是也想要个能晒太阳、放躺椅的小阳台?其实治愈系小窝不是“装”出来的,是“顺着生活的纹路”摆——比如把洗衣机藏起来,把沙发腿变细,把阳台变成“放松的角落”,连餐桌的吊灯都选柔和的,这样每一顿饭都有温度,每一次晒太阳都像在度假。

谁能拒绝这样的小房子?

24㎡不大,却装下了所有“想做的事”:早上在阳台喝豆浆,中午在餐桌吃热饭,晚上在卧室看小说。

你说,这样的小窝是不是比大平层更让人安心?

是不是也想把自己的小房子改成这样?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