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蝴蝶兰的朋友大概都有过这种“抓耳挠腮”的时刻——明明每天按时浇水施肥,叶子却越养越皱,根从盆沿钻出来缠成“毛线球”,活像在举着小爪子喊:“这房子太小啦,我要搬家!”我家那盆“白月光”蝴蝶兰去年就给我来了这么一出,差点没把我急哭。
去年春天我犯了个傻:看到“白月光”的根都缠满旧盆了,还想着“再撑撑,等花开完再说”。结果等到夏天,它直接掉了三个花苞,叶子皱得像晒干的橘子皮。后来查了资料才明白,蝴蝶兰的根是“气生根”,就像人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根也得“透气”!旧土用久了会板结,根没法呼吸,可不就“闹脾气”嘛。那时候我赶紧翻出之前买的多孔陶盆——就是那种表面坑坑洼洼、带很多小孔的,又用腐叶土+泥炭+珍珠岩配了介质(比例大概3:2:1),就像给根铺了层“会呼吸的海绵床垫”。
换盆前的“断水”步骤真的不能省!我第一次换的时候没听劝,头天刚浇了水,第二天拔的时候,根和旧土粘得死死的,扯断了三根,疼得我直拍大腿。后来学聪明了:换盆前一周绝对不浇水,旧土干了之后,轻轻把盆倒过来,敲两下盆底,兰花就“啪”地一下滑出来了,根都没伤着——你说神奇不?是不是很多人都像我之前那样,觉得“浇水能让根更滋润”,结果反而帮了倒忙?
清理根的时候我也“踩过坑”。去年给“小粉”换盆,看到枯掉的根还舍不得剪,心想着“留着说不定还能活”,结果没过一周,那截枯根烂了,把旁边的新根都传染了。现在我学乖了:拿酒精消过毒的剪刀,把发黑、发软的根“咔嚓”剪掉,病弱根就像“烂掉的指甲”,留着只会拖累整棵兰。剪完再把根放在通风处晾半小时,就像给伤口“吹吹风”,再种进新盆里。
种的时候也得“轻手轻脚”。别把土压得太实!我之前怕兰花不稳,使劲按土,结果“白月光”的新根都被压弯了。正确的做法是:把兰花放在盆中间,慢慢加介质,轻轻晃一晃盆,让土自然填满缝隙——就像给宝宝盖被子,松松软软的才舒服。换完浇点“定根水”,别浇太多,刚好把土润透就行,就像刚搬家的人喝口温水缓一缓,浇多了根会“呛水”。
换完之后的“缓苗”也很重要。我把“白月光”放在客厅通风的地方,避开直射光——就像刚做完手术的人要养元气。前两周绝对不施肥,等新叶冒出来再用稀释的兰花肥(比例1:1000),就像给刚搬家的人“补补身子”。
现在“白月光”已经开了第三次花,花瓣比之前大一圈,颜色更亮了,邻居来我家都问“你是不是给它吃了‘神仙水’?”其实哪有什么神仙水,就是换对了盆、踩对了时机而已!
你们有没有过换盆“翻车”的经历?是不是也像我一样,一开始觉得“换盆很简单”,结果差点把兰花“送走”?其实换盆不是“大作战”,是给兰花“换个舒服的家”——你看,我家“白月光”现在每天都挺着叶子,像在说“谢谢主人给我换大房子”!
赶紧去看看你家的蝴蝶兰吧:根有没有从盆里钻出来?
土是不是结板了?
别等它“闹脾气”再动手,赶紧给它准备“新豪宅”,说不定下个月就能开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