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各种“过来人”都会给新手爸妈提供经验。有人说,孩子出生后,不要经常抱他,让他躺着自己玩,不然被抱习惯了,以后就撒不开手了。还有人说,当孩子要抱时,尽量抱住他,不要忽视他,这对宝宝今后的发育不利。
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应该多抱还是少抱,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老人告诉我不要总是抱孩子,他会习惯的。以后,他很容易用哭的方式“威胁”父母。如果家长总是抱着宝宝,那么以后父母会很累。
但是,由于父母的本能,当我们看到孩子委屈地哭泣时,我们肯定会上前抱住宝宝,让他不要哭泣。
抱多了,家里人会唠叨,说你以后要吃苦头。如果你抱的孩子太多,你会宠坏他们的,以后孩子大了肯定会更累。
那么,经常抱孩子会有什么影响?看了很多书,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多抱孩子对孩子有好处。
而且,经常抱的孩子和不抱的孩子差距很大。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
1.大脑发育得更好
孩子出生后,虽然每天处于“吃了睡、睡醒吃”的状态,但其实醒着的时候,他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
他会不断观察大人的行为,倾听我们的声音,观察周围的环境。通过不断地看、听和适应我们的反应,他积累了语言词汇并与成年人建立了联系。
因此,当我们抱着孩子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与他互动。他会观察周围的新事物,增加认知,大脑也在不断发展。
不经常被抱的孩子只会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盯着天花板看。他无法学会吸收新事物,也很难听到成年人的谈话。此时,他的大脑几乎是一片空白,发育也比较缓慢。
2.视力发育得更好
对于经常被抱的孩子来说,可以去更多的地方,看到更多的东西。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尤其陌生,他会盯着那些五颜六色的东西。而且,当周围的人或物发出声音时,他会转头寻找声源。
这将促进孩子的视听发展,也让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异物,这有利于孩子的视觉发育。
而不怎么抱的孩子,能看到的东西有限,甚至很无聊。他缺乏探索的兴趣,视野发展相对缓慢。
3.更有安全感
哭是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方式,他哭了,可能是告诉他的父母,他饿了,渴了,不舒服。这时候,如果父母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来满足他的需求。他会在心里形成一个信念,相信这个世界是值得信赖的,我可以与照顾我的人建立密切的联系。
但如果孩子哭的时候没人敢照顾,虽然最后他不哭了,但他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失望:这个世界是不可靠的,我需要的时候没有人会关心我。
这两种孩子在未来会有不同的性格,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外向、活泼、勇敢、坚强。另一方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对外界不信任,敏感而胆小。
所以,如果宝宝哭了,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要及时回应。看看宝宝是否饿了或者需要换纸尿裤了。如果他只是想让我们抱他,那也没问题。毕竟,宝宝一直在长大,能够将宝宝抱在怀里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当然要享受这温馨的亲子时光。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