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多肉蝎子草,皮实好度夏,养一盆不怕蚊咬

小时候在老家院子的墙根下,总蹲着几丛厚墩墩的草,叶子圆滚滚的像小肉垫,奶奶说这叫蝎子草——被蜂子蛰了、蝎子叮了,揪片叶子揉出汁涂在伤口上,疼痒劲儿立马就下去。

那时候哪知道这是多肉啊?

只觉得它“用处大”,没想到现在成了绿化带里的“常客”,连阳台养多肉的人都开始捡这“本土宝贝”。

别的多肉一到夏天就“蔫头耷脑”,要么怕晒得遮阴,要么怕涝得控水,可蝎子草偏不——大太阳底下晒一整天,叶子还是油亮油亮的,七月份的高温天里,绿化带的蝎子草照样开着紫莹莹的小花,比我家那盆进口的“桃蛋”精神十倍。你说奇不奇?同样是景天科,它咋就这么“抗造”?估计是从小在北方的风里晒里练出来的“本事”,连太阳都拿它没辙。

养它更是“零难度”。盆土不用挑,老家的园土掺把粗砂就行,犯不着花大价钱买颗粒土;浇水也不用细琢磨,忘了浇?叶子软了浇一瓢,立马挺得直直的;就算偶尔手抖浇多了,只要不泡在水里,也不会烂根——这性子比我家那盆娇气的“吉娃娃”强多了,新手养它都不会翻车。

最实用的还是“防蚊神器”的本事。上次我家孩子在楼下玩,胳膊被蚊子叮了个大红疙瘩,哭着喊痒。我赶紧从阳台摘片蝎子草叶子,揉碎了涂在疙瘩上,没十分钟,孩子就不挠了,红疙瘩也消了大半——比花露水管用还没刺鼻的味儿,这不就是“天然花露水”嘛?

要说好看,它开起花来才叫“热闹”。一团团紫的、白的小花攒成圆滚滚的花球,群生的话能开成“花瀑布”。

我去年春天剪了几根枝条扦插,现在一盆满满当当,夏天一开花,阳台都跟着亮堂起来。

对了,得勤打顶,不然长得太高容易倒,打顶之后分枝多,开花才密——你看路边绿化带里的蝎子草,是不是都矮矮壮壮,开得满盆都是?

现在好多人追着进口多肉买,其实咱本土的蝎子草才是“藏在身边的宝藏”。

皮实、好看、有用,养起来不费劲儿,连夏天都不用操心。

你要是怕多肉度夏难,又嫌蚊子烦,不如养盆蝎子草——既省了买花露水的钱,又能看花开,这不比啥都强?

昨天我在楼下绿化带看见蝎子草开得正艳,忍不住摘了几根枝条回家扦插。

等明年夏天,我家阳台肯定能开成“小花园”,到时候既能看花,又能防蚊子——你说,这样的多肉,谁能不爱?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