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秘密!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大葱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大葱以独特香味和辛辣口感成为烹饪中的常用调味品,同时因具有发汗解表、通阳解毒的功效而广受欢迎 。传统的大葱种植主要依赖人工,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大葱种植中。为了提高大葱生产效率,自 2023 年 5 月起,笔者团队联合青岛大顺精锋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着手研发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目前该技术已顺利应用于大田生产。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该技术可保证大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该种植技术高效便捷,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图 1)。

图 1 大葱机械化种植流程

1 准备工作

1.1 品种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大葱品种,确保高产和抗病性。本研究用的大葱品种为章丘铁杆大葱,播种前对种子消毒(用 0.1%多菌灵溶液浸泡 1 h),然后用清水冲净并晾干。

1.2 温室育苗苗床准备

温室育苗包括穴盘育苗和直播育苗 2 种方式。苗床布置在温室内光照均匀、无遮挡的区域,确保幼苗能够接受充足的光照。整平苗床,使底部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保持苗床周围空气流通,避免高湿环境引发病害。若采用穴盘育苗,提前准备 128 孔穴盘并填装适合大葱生长的育苗基质,确保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采用直播育苗时要提前清除杂草、石块和残留物,1 m 2 施入腐熟有机肥 2~3 kg,深翻土壤 20~30 cm,整平苗床。播种前浇透底水,保持土壤湿润,便于种子发芽。

1.3 露地育苗苗床准备

露地育苗适宜于大葱大规模种植。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平整地块。播种前清除杂草、石块和残留物,深翻土壤 20~30 cm。深翻后将土壤整平,确保苗床表面平整。将苗床起垄,垄高 10~15 cm,垄宽 1.2~1.5 m,要求垄沟分明,以便于排水。

1.4 生产田选择与土壤检测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作为生产田,避免积水地和连作地。利用土壤 pH 检测仪检测土壤 pH,根据检测结果,施用石灰或硫黄调节土壤酸碱度。

1.5 施肥整地

耕地前清理田间的石块和杂草等杂物,以防止损坏机械。667 m 2 均匀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 2000~3000 kg、过磷酸钙 50~60 kg、钾肥 20~25 kg。利用旋耕机进行翻耕,将土壤翻搅细碎。

1.6 开沟

利用开沟机开沟,开沟方向为南北走向,沟深30 cm,沟底宽 15 cm,沟心距 90 cm。

2 播种和育苗

2.1 编线直播

笔者之前曾提出一种大葱编线直播技术,即先用编线机将种子编织到纸带上,随后用线播机将编织好种子的纸带播入沟中。该方法可省去移栽环节 。

图 2 大葱播种和育苗

注:A. 机器直播;B. 露地直播育苗效果;C. 自动化育苗播种机播种;D. 穴盘育苗效果。

2.2 温室直播育苗

温室育苗使用自走式气播机进行播种,8 行同时播种,行距为 9.5 cm(图 2-a~b)。

2.3 温室穴盘育苗

采用自动化育苗播种机进行播种(图 2-c),播种后将穴盘整齐的摆放在温室中,保证育出的幼苗均整齐、茂盛,长势良好(图 2-d),以适合机械化移栽。

2.4 露地直播育苗

露地直播育苗与温室直播育苗相同,使用自走式气播机进行播种。

3 移 栽

采用编线直播技术时无需移栽。若采用温室或露地育苗,待幼苗长至 3~4 片真叶时开始移栽,此时的葱苗高度为 15.0~20.0 cm,茎粗达 0.3~0.5 cm。在移栽机工作时,提前将幼苗放入移栽机的苗箱中,移栽机可在均匀移栽葱苗的过程中同步铺设滴灌带(图 3)。移栽后及时浇水,确保幼苗成活,若有遗漏或损伤的幼苗,应及时补栽。

图 3 大葱移栽和铺设滴灌带

4 苗期管理

4.1 播种后出苗期管理

温室育苗时 ,播种后应将温度控制在 20~25 ℃,以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出苗后适当降温,白天保持 15~20 ℃,夜间 10~15 ℃,防止幼苗徒长。高温天气需加强通风降温,必要时覆盖遮阳网;低温天气则应覆盖薄膜或草帘保温,防止冻害。露地直播育苗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若天气干旱,可覆盖稻草、秸秆或薄膜,并在出苗后及时揭除;若遇降雨,应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4.2 水分调控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或基质湿润,以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后适当控水,防止土壤过湿导致幼苗徒长或烂根。浇水原则为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或基质湿润但不积水。浇水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雨季管理:注意排水,防止苗床积水引发病害。

4.3 追肥

幼苗长出 2~3 片真叶时,667 m 2 喷施大葱专用水溶性叶面肥“葱壮壮”500 倍液,以促进幼苗生长;幼苗长至 4~5 片真叶时,再喷施 1 次,葱白形成时再喷施 1 次。

4.4 中耕除草

幼苗出齐后及时中耕松土,促进土壤通气,防止土壤板结。苗期杂草较多时,及时人工拔除或使用大葱专用苗后除草剂 15%精喹禾灵乳油 250 倍液喷施除草。

4.5 间苗补苗

幼苗长出 1~2 片真叶时,进行第 1 次间苗,去除过密和弱小的苗。缺苗的地方及时补种或移栽,确保苗齐苗壮。

4.6 炼苗

在移栽或定植前 7~10 d 逐步减少浇水,增加光照和通风时间,提高幼苗抗逆性,以适应后期环境。

5 田间管理

5.1 缓苗期管理

移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缓苗。如果天气炎热,可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幼苗萎蔫。缓苗后 7~10 d 追肥 1 次,667 m 2 施尿素 5 kg。

5.2 水分调控

大葱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此时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葱白形成期是大葱的需水高峰期,4~5 d浇 1 次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葱白膨大。收获前需适当控水,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 1 周停止浇水。

5.3 肥料调控

缓苗后 667 m 2 施尿素 5~10 kg,促进植株生长。生长旺盛期每隔 15~20 d 追施 1 次复合肥(667 m 2 施 15~20 kg),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葱白膨大期增加磷钾肥比例,667 m 2 施硫酸钾 10 kg,促进葱白伸长和品质提升。

5.4 中耕培土

移栽后及时中耕,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发育。葱白形成期培土 2~3 次,配合施肥,每次施肥后培土、浇水,培土高度 5~10 cm。

5.5 除草

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也可使用大葱专用苗后除草剂 15%精喹禾灵乳油 200 倍液喷施防除葱田杂草。

6 病虫害防治

6.1 葱锈病

症状:叶片上出现橙黄色或红褐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发病初期喷洒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每隔 7~10 d 喷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

6.2 软腐病

症状:葱白基部腐烂,散发恶臭 。防治方法:避免田间积水,加强排水。发病初期喷洒“大葱宝宝”可溶性粉剂 800 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6.3 葱蓟马

危害: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银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 [7]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6.4 潜叶蝇

危害:幼虫潜入叶片内取食,形成弯曲的白色隧道,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或病株。喷施 48%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液。

6.5 葱蛆

危害:幼虫蛀食葱白基部,导致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使用未腐熟的粪肥。在葱蛆发生初期,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灌根。

6.6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病残体。物理防治:设置黄板诱杀蓟马等害虫。化学防治: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瓢虫)控制害虫数量 。

7 收 获

当大葱的葱白部分长度达 30 cm 时,质地紧实、颜色洁白,叶片挺拔、颜色浓绿,无明显病斑或虫害,此时的大葱品相良好,味辛香浓郁,适宜收获。选择田间土壤干湿度适宜的时机收获大葱,启动收获机,沿着大葱的种植行进行收获,收获机会自动切割、提升和输送大葱(图 4)。对收获的大葱进行质量检查,剔除损坏或不符合规格的产品。大葱收获后应尽快销售,如暂时无法销售,可将其整齐地码放在透气性良好的塑料筐或木箱中,并贮藏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定期检查贮藏的大葱,及时剔除腐烂或变质的个体。收获工作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留物、杂草和其他废弃物,以防止病虫害滋生。若条件允许,可对土壤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透气性,同时促进有机物分解。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制定合理的轮作计划,以减少土壤养分耗竭和病虫害积累。

图 4 大葱机械化收获

8 效益分析

传统大葱种植技术需要人工完成播种、育苗、间苗、移栽和采收,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而采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可大幅减少人工投入。现以在“大葱之乡”章丘地区的试验为例,对传统种植和机械化种植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区种植面积为 6667 m 2 (10 亩),育苗面积为 667 m 2 (1 亩),当地人工费为 180 元 · 人 -1 ·d -1 。育苗时采用直播育苗技术。由于传统种植也需利用机器耕地和开沟,该环节不纳入分析考虑范围。表 1 列出了传统人工种植和机械化种植大葱所需的费用,其中人工费计算方法如下: (1)传统人工种植。播种,180元·人 -1 ·d -1 ×1 人×1 d=180 元;铺滴灌带,180 元·人 -1 ·d -1 ×8 人×2 d=2880 元;移栽,180 元·人 -1 ·d -1 ×10 人×5 d=9000元;收获,180 元·人 -1 ·d -1 ×15 人×3 d=8100 元。 (2)机械化种植。移栽,180 元·人 -1 ·d -1 ×2 人×2 d=720 元;收获,180 元·人 -1 ·d -1 ×4 人×1 d=720 元。由此可见,机械化种植大葱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前期购买机械的投入成本也较大,适宜于常年大规模种植大葱的种植户或企业采用。不同种植方法在投入成本和种植效果上存在差异,各有优缺点,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综上所述,机械化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省工省力,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适宜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葱等蔬菜作物的机械化栽培技术发展迅速。邵秀丽等 针对中原地区的大葱生产,开发了优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张传伟等 则以大葱早春生产为对象,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促进了大葱产业的提质增效。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作物产量与品质,亦为后续机械化作业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机械化栽培已经在芹菜 、菠菜 、萝卜 等多种蔬菜上推广应用,各类机械设备如播种机、施肥机、喷雾机、收获机、清洗机等,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生产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化操作,作业效率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智能农机和信息化管控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蔬菜机械化栽培将在精准作业、规模化管理等方面展现更大的发展潜力,不仅适用于大规模种植企业,也将逐步向中小型种植主体推广普及。为此,进一步完善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机械化配套技术,推动相关农机装备的创新升级,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