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单一到,看这飙升的数字,比火箭还快,真的是空调续命一时爽。
明明和邻居家面积差不多,空调型号也相近,为啥我家电费单数字总比别人高出一大截?
痛定思痛,扒了全网攻略,问了老师傅,才发现全是自己挖的坑!
空调这么费电,原来是自己做错了这5件事,所以,就是在给电力公司疯狂打工!
买空调别只看颜值和价格,要重点关注能效等级,这才是省电的核心密码。
所有电器都有能效标准,它直接决定了空调的 “吃电量”。
如果你家还在用老式空调,要注意旧国标将能效分为 1、2、3 三级,其中三级能效就是个电老虎,运行起来比一级能效的机型费电多了。
而现在新国标实施后,能效等级已更新为 1 到 5 级,选购时一定要避开四级和五级能效的机型,优先选择一级或二级能效产品。
判断空调是否省电,除了看能效等级,还有两个关键参数:
①:全年能源消耗功率数值越大越好,它代表空调能源转化效率更高。
②:制冷量不变的情况下,耗电量数值越小越好。
所以,买空调时认准新国标一级能效,或者二级能效。
再有,要选变频空调,它相比定频空调能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看图标上标注“制冷季节耗电量”的就是变频,变频是GB2。
图标上标注“输入功率”的就是定频,定频是GB1。
买时多花几百块选一级能效+变频,用起来电费能省不少,不然,买空调的钱,最后全贴进电费里!
不少人存在一个使用误区,室内温度降低后就立刻关掉空调,等温度回升再重新开启,认为这样能省电。还有一种情况,要短暂出门,就将空调关了,等回来再开启。
但实际上,这种频繁开关空调的做法反而会增加耗电量。
原理就是:空调启动时,会让压缩机处在最大的功率上,以最快的速度来让室内达到我们设定的温度,这时耗电量是正常运行时的5-7倍,之后空调就会保持在恒温状态下,用最省电的状态运行,如果这时突然把空调关闭,那室内温度又会回升,一来一回造成的用电是非常大的。
就像开车,频繁启停最费油,空调同理,启动时最吃电。
频繁开关,不仅耗电大,还对压缩机有损害。所以,哪怕是出门一两个小时,都不需要关空调。
很多人夏天开空调时,只会选择制冷模式,其实,空调遥控器上“ECO”、“节能”键都是省电模式,开启后,空调就会智能调节运行频率,维持舒适的同时最大限度省电。
步骤如下:
①:空调先开到26度,
②:然后风速开二档,再调到凉感模式,
③:最后一步,长按空调遥控器上的制冷键五秒,进入省电模式(听到空调叮的一声,遥控器的左边显示省电两个字就可以了)。
这个状态下的空调很舒服,温度和风力刚刚好,更重要的是,一天低至一度电。
回家热成狗了,立马把温度设置到15度、 16 度,想着一秒穿越到北极,这种做法会让空调压缩机直接开启“玩命模式”,疯狂输出,电费飙到爆炸。
因为设定温度和室温相差太大,为了能尽快达到设定的低温,压缩机就会满负荷地干,耗电量嗖嗖往上涨。
再者,16度对于室内来说,简直是“冰箱级”待遇了,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容易感冒流鼻涕。
所以,科学的做法是:刚启动时不要直接调到16°C,可以先调到22°C,等房间凉快下来后再调到26°C,这样房间很快就凉快了,而且不会太耗电。
空调几年不洗,每次打开吹就会有一股怪味,你想象不到里面有多脏,脏水画面过于恐怖,自行脑补。
空调出风口,滤网,散热片灰尘毛絮糊满,内部积累了大量污垢,空调运行时的潮湿环境,更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冷气都吹不出来,热交换效率暴跌。空调只能更卖力地干活,电费不高才怪,吹出来的风还一股霉味,熏得你头晕。
所以,滤网1-2月洗一次,整机每年入夏都要深度清洁,洗干净的空调,不但能减少运行负荷更省电,而且吹出来的风清新健康无异味。
文末总结:
怪不得空调这么“费电”呢,原来是做错了5件事,难怪电费蹭蹭涨!
你可以对照这五点,看看你踩了几个坑?快点改掉,下个月的电费单,或许就能给你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