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候湿度比气压关键,钓鱼人别“拜错菩萨”!

每次出钓前,你是不是捧着手机盯气压值,“1015百帕!稳了稳了!”,结果顶着这“黄金气压”杀到水边,窝料哐哐打下去两小时,漂比庙里的菩萨还安详!汗珠子顺着眉毛往眼睛里钻,辣得龇牙咧嘴。

都说气压是鱼口命门,难道这些年都拜错了菩萨?其实你“菩萨”没拜错,不过有比气压更关键的指标,那就是湿度。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通过几个实例,来给你掰扯明白!

实例一、三伏天的“低压陷阱”——汗流浃背才知湿度毒

去年七月最闷那天,手机显示气压1002百帕(算低的),可湿度飙到85%!我心想“低压鱼难钓”,可瘾头上来了,硬着头皮去了城郊野塘。水面死一样静,空气黏糊糊糊在脸上,像糊了层浆糊。打完窝子坐了两钟头,就几条麻将非闹腾,漂连哆嗦都懒得演!汗把钓椅都洇湿了,烦躁得想踹竿子。

下午四点突然刮起小风,身上汗毛一凉,摸手机一看湿度降到65%左右。再看窝点,咕嘟咕嘟冒起细密鱼星!紧跟着漂“噔噔”两个干脆顿口,半小时愣是拽上来七条巴掌鲫!

钓友们总把‘闷’赖给低气压,其实是高湿度憋的!湿度超80%,水里氧气哗哗掉,鱼鳃像糊了泥巴!这时候气压值再漂亮也白搭!

实例二、雨后爆护玄机——浑水泥汤藏惊喜

今年梅雨季暴雨刚歇,手机显示气压才995(低得吓人),湿度还卡在92%。按说这数据该在家挺尸,可想着“雨后好钓鱼”的老话,我蹚着泥去了水库下游泄洪道。到地儿傻眼了:浑黄的泥汤子里,竟有俩老哥在狂拉大鲤!

赶紧支家伙,发酵玉米挂上钩甩进浑水。不到二十分钟,漂“唰”一下闷进水里!提竿瞬间像钩住拖拉机,遛得我胳膊打颤才拽上来条五斤多的金鳞大鲤。邪门的是,接下来仨钟头,在湿度90%+、气压不足一千的“死亡数据”下,我愣是干了四条鲤鱼!

后来琢磨透了: 别看湿度高得吓人,暴雨冲下来的新水自带氧气,水流一搅和,水里反倒透了口气!光盯着手机那俩数,差点错过这泼天的富贵!

实例三、晨雾温柔刀——鳊鱼教我做人

去年深秋早起,湖面飘薄雾。气压1020(优秀),可湿度飙到98%。我美滋滋挂玉米粒守鳊鱼。结果守到雾散,漂就哆嗦了两下!转到背风湾子,却见几个老师傅连杆上大鳊,护里噼里啪啦响。

有位老哥指指水面告诉我:“老弟,你光看气压顶屁用!这雾天湿度顶满,没风没浪,水面跟盖了层塑料布似的!水里的鱼缺氧那是一定的”,难怪密鱼咬我的钩!

那几位老师傅在背风的湾子处,湾子有暗流,水中溶氧高了小一倍,连竿上大鳊,也事出有因了!

下面依据我对付不同湿度总结出来几个招数,在湿度不理想时也能钓住鱼,分享给你!

胳膊黏糊就这么钓!感觉闷得喘不过气,一般湿度>85%,你就去钓浅水(别超1米5)或流水口!饵料削味型,越清淡越好!线组放到最灵,漂动半目就抽!

如果汗粘衣服不干,此时湿度75%-85%,你就奔下风口或入水口!饵里怼点果酸(人闻着清爽,鱼也开胃)!钩距拉大,让饵扭起来勾引鱼!

当身上干爽微凉,湿度65%-75%,甩开膀子干!重窝打起来!全水层搜刮!

但如果嘴唇发干,此时湿度一般<65%,饵料用本味粮食香!长竿甩深水!消停点别惊窝!

写到最后,当你死盯手机里那个气压数,有没有觉出胳膊上的汗越来越黏?有没有瞅见水面那层死一样的平静?回头想想,咱迷信的那个气压值,是不是把咱变成了睁眼瞎,对真正掐着鱼脖子的那只手视而不见?

当你拿胳膊试试风,拿眼皮量水汽,拿鼻子闻闻空气是润是燥;当你开始用浑身毛孔读水的“憋闷指数”,水底下那群祖宗,保管用最凶的咬口给你发奖状!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