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样家电别再买了!我家一半都吃灰

每隔几年就会冒出几个“网红家电”,被吹得神乎其神,仿佛不买你就跟不上时代了。当年搬进新家的时候,我也跟风剁手,把各种所谓的“黑科技”电器都搬回了家:破壁机、空气炸锅、蒸汽拖把、洗菜机……一样没落下,满心幻想能过上“智能懒人”的幸福生活。

结果呢?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哪是科技升级,分明是智商税交得明明白白。不是噪音扰人,就是耗电如牛;不是占地鸡肋,就是使用麻烦,最终它们的归宿,无非是角落吃灰,或者挂闲鱼等接盘侠。

这期就来聊聊那些曾经被吹上天,如今却让人后悔不已的“伪神器家电”,劝你也别再踩坑了!

1、别再买破壁机了

破壁机当年打着“健康生活”的旗号,说自己能榨汁、打豆浆、煮粥,甚至能替代榨汁机、搅拌机和料理机,简直是厨房全能选手。

可等你真买回家才发现,每次一开机,声音大得像装修电钻。早上想打杯豆浆,邻居可能已经被你吵得睡不着觉。很多人只能周末用,还得配隔音罩,虽然声音小点了,但轰隆声还是持续二十多分钟,实在烦人。

慢慢地,大家发现还是楼下买杯豆浆来得实在,破壁机最后不是在柜子里吃灰,就是在二手平台上等缘分。

2、别再买空气炸锅了

空气炸锅当年的广告语有多洗脑?“不用油也能炸鸡翅、薯条,健康又方便!”听着是挺心动。可实际用下来,味道差得离谱,鸡翅像风干的,口感干巴巴的,和油炸根本没法比。

而且别看它体积大,内胆却小得可怜,一次只能烤四个蛋挞,效率低不说,用完还要费劲清洗,时间一长,没人愿意伺候这个“大块头”,空气炸锅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厨房摆设。

3、别再买果蔬清洗机了

洗菜机一度被宣传得神乎其神,说是能高效去农残,守护全家健康。但真正用过的人才知道,它必须搭配专用清洁剂,洗一次需要十几分钟,还得充电,操作繁琐。

更尴尬的是,清洁效果和手洗差不多,有些时候连泥土都洗不掉。与其多花时间伺候这个“高科技”,不如直接动手洗来得省事。毕竟谁也不想多花钱买个“摆设”。

4、别再买激光电视了

激光电视当初号称是未来电视的代表,画面大、科技感强,吸引了不少人掏腰包。但等你买回家才发现,画质差得让人怀疑人生,和液晶电视比起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而且售价动辄上万,性价比低得离谱。现在连几百块的激光电视都卖不动了,可以说是家电界“昙花一现”的典型代表。

5、别再买即热式电热水器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吸引人?即开即热,不用等,洗澡多爽啊!可实际用起来,问题一大堆。水流一大就不热,水流小了又慢得像滴水,洗个澡像在等水烧开。

而且功率大,不仅用电高,还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跳闸甚至线路过载。很多人用了几次就烦了,觉得不实用,最后还是换回了传统储水式热水器。

6、别再买多功能炒菜机了

几千块钱买的炒菜机,听起来功能多样,其实完全不实用。备菜、调味都得你亲自动手,炒出来的菜味道平平无奇,远远比不上自己动手炒的香。

而且机器体积大,占地方,清洗又麻烦,用几次就没兴趣了。到最后,它就成了厨房里的“装饰品”,纯粹是交了智商税。

7、别再买水槽洗碗机了

当初它打着“节省空间”的名号火了一把,但实际使用下来,你会发现它占用了水槽一半的空间,洗菜洗水果都不方便。

容量又小,只能洗个碗盘,稍微大点的锅就塞不进去。洗一次又耗电又耗水,效率低。相比之下,嵌入式洗碗机才是主流,水槽洗碗机现在已经基本没人买了。

8、别再买洗烘一体机了

听起来很实用,能洗能烘,省事又省空间。可现实是,烘干时间长,噪音大,机器容易坏,烘出来的衣服皱巴巴的,还得熨烫才能穿。

很多人买回去之后,只用了洗的功能,烘干几乎就没打开过,等于花冤枉钱买了个摆设。

9、别再买蒸汽拖把了

蒸汽拖把宣传的是“高温杀菌”“轻松去污”,听起来很诱人。但真用了你就知道,它又重又笨,拖一次地手酸腰痛,比跑步还累。

而且得接电线,走到哪都得换插头,用完还得倒水洗抹布,繁琐得很。与其这么麻烦,还不如直接用普通拖把加清洁剂来的方便。

总结一下:

这些家电,当初靠着营销噱头和“高科技”外表,忽悠了无数消费者。但实际使用下来才发现,它们要么功能鸡肋,要么使用体验差,要么性价比低,最终都成了家里的“摆设”。

在购买家电之前,别光看广告,更要看实际用途和使用频率。理性消费,别被“伪科技”忽悠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