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半夏长这样!佛焰苞像毒蛇,还真有毒

半夏这个名字,仿佛天生就带着夏天的印记。

“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礼记・月令》里的这句话意思就是:刚好夏天过半的时候,它的叶子就枯萎了,因此而得名——半夏。

古人认为,夏天之半,是天气由阳转阴、由热转凉的分界。禀受其气的半夏具有“交通阴阳”的作用。“半夏这简单的两个字,不仅点明了它的生长时节,更像是藏着夏天的一段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

半夏的基本档案

半夏,别称甚多:三步跳、麻芋子、麻芋果、三叶半夏、守田,药狗丹等,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一般在15-30厘米左右。

块茎,近球形,直径1~2厘米,多须根从块茎上伸展出来。

叶子,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多年生,叶子则变成了3小叶的复叶,偶有4叶,中间的小叶较大,两侧的较小。有长柄,叶柄基部常有珠芽。

,花期5~7月,肉穗花序顶生,长于叶柄;花苞为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

,8月成熟,卵状椭圆形的浆果,起初是清新的黄绿色,熟时红色,果8月成熟。

半夏的生长环境

半夏属浅根性植物,野生多见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或林下;半夏偏爱半阴半阳之地,畏强光。独自生存能力较差,具有明显的杂草性,常常与其他喜阴湿的植物群伴生。

它全株都有毒,都说“半夏三片叶”,如果在野外遇到这种三片叶的植物大概率就是半夏了,一定不能尝试。

半夏的应用价值

半夏在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见于《礼记·月令》,为常用中药。半夏药材味辛,性平,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但是原生半夏全株对人有毒,尤其块茎毒性较大,轻度中毒口舌麻木,重度中毒可能致死。但生活中,它也是在我们常常用到的本草,用到的次数非常之多。

从有毒的生半夏,到各具功效的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炮制这一古老的技艺,赋予了半夏全新的生命和价值 。它让半夏从让人畏惧的 “毒草”,变成了治病救人的良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切勿擅自使用。

半夏,这株在夏日里生长的植物,一半带着 “毒” 的火焰,让人敬畏;一半又有着 “药” 的海水,滋养生命。

你在野外见过半夏吗?如果见到,记住它有毒!可不能尝试哦~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