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期,老农‘三水两肥’秘诀,让豆荚多到压弯枝!

结荚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管理上差一着,秋收时产量就能差出一大截!老把式们常念叨的“三水两肥”,正是这个阶段管水的要诀、施肥的窍门。照着做,豆荚密实、籽粒饱满,枝头沉甸甸的喜人景象就在眼前!

第一水:开花结荚水,防落花落荚是根本

大豆开花后35天左右,是需水最急的关头。这时茎秆蹿个、花荚猛冒,田间地表得见湿不见干。叶片要是中午打蔫、傍晚还不支棱,立马浇!此时缺水,花也落、荚也掉,后期想补都补不回来。但注意:小水沟渗最稳妥,大水漫灌冲根又板地,反而坏事。

第二水:鼓粒前期水,保荚增重全靠它

花谢了,小豆粒刚开始鼓起来(约播种后50天),水必须续上。这时豆荚里正长“肉”,一旱就成瘪壳!老经验看天:连续10天没透雨,赶紧浇透“鼓粒水”。浇到位了,豆荚数稳得住,百粒重还能往上提。

第三水:灵活救急水,看天看地看苗情

结荚鼓粒时撞上高温?叶片蒸腾快,清晨或傍晚补趟“救命水”,切记避开午间高温,烫根伤苗划不来。若遇暴雨田间积水,半天内必须排净,否则烂根没商量!老话说“大豆涝开花,收成减半茬”,排涝沟渠得提前清利索。

第一肥:鼓粒初期肥,攻荚壮粒是核心

豆粒初膨大(播种后50天左右),垄间追施氮钾肥。此时根瘤固氮力变弱,补氮能防早衰;补钾促籽饱满。亩用尿素5-8斤加钾肥15斤,趁雨前撒施或开浅沟埋,肥水相融见效快。

第二肥:叶面组合肥,防病防衰还增产

磷酸二氢钾+微肥是黄金搭档: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90斤,再加钼酸铵25克、硼砂50克,下午四点后喷叶正反面。7天喷一次,连喷两三次,能保叶、增粒重,豆荚自然压弯枝!若植株有旺长迹象,配点烯效唑控高;见红蜘蛛、蚜虫冒头,直接混配吡虫啉、阿维菌素,“一喷多促”省工又增效,今年农技站都在推这招。

虫害不防,到嘴的豆子也飞!

豆荚鼓粒招虫惦记,重点盯“三虫”:豆荚螟钻荚吃豆、食心虫蛀孔留疤、点蜂缘蝽刺吸致“症青”(豆荚空瘪不灌浆)。见虫别犹豫: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无人机亩喷2升药液(加沉降剂),地头死角人工补喷,虫口夺粮就靠手快。

老农的“三水两肥”是几十年摸爬滚打攒下的硬功夫!眼下正值大豆结荚盛期,东北田里豆秧正绿,黄淮海枝头花荚交错,抓紧这二十天,水跟紧、肥配巧、虫防住——秋后金豆满仓的丰收景,就在您手底下长出来!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