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饭菜界米饭杀手诞生,带饭族疯狂种草,幕后推手是小摊贩

今天在楼下面馆吃午饭的时候听见几个白领聊天,说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每天带个保温桶,到饭点就打开锅盖猛吹气,香味能飘三层楼。后来才知道他在家弄的那个泡椒肉丝炒木耳,一顿能吃完三大碗米饭。其实这个菜我在网上也常看见,前两天刷短视频还看到上海有个大排档老板说他们店做这个菜每天要多进两袋米。

说实在的这个菜确实香,我自己上周做了次,连吃两碗都不觉得撑。材料也不难搞,瘦肉切丝,木耳提前泡发,再去菜市场买把韭黄。调料就生抽、老抽、蚝油这些家常货,泡椒泡姜如果家里没存的就换火锅底料凑合。重点是味道搭配起来真绝,酸辣鲜香全有了,配什么菜都行,但偏偏最搭的就是白米饭。

上周五我特意去公司楼下那家网红餐厅蹲了一下午,看后厨做这个菜的过程。师傅们手法熟练得很,先炒肉丝后炒木耳,最后放韭黄烫一下就起锅。有位女服务员说,自从上个月推出这个菜,他们店的大米进货量涨了四成。旁边桌穿格子衫的程序员一边扒饭一边跟同事说,自己在家照着菜谱做过了,结果第一次就把半个月的米给吃完,现在得掐着份数做。

其实这菜火也不是没道理,现在年轻人工作忙,中午带饭又讲究快手又得管饱。隔壁工位的小王跟我说,自从发现这个菜,终于不用天天吃外卖了。以前点外卖总超预算,现在自己做一顿才几块钱,还能多吃两碗米饭解馋。不过也有老员工提醒他们注意控制,毕竟食堂打饭阿姨最近总说米缸见底。

我注意到网上有博主做测试,把同样分量的米饭分别配不同菜,发现配这个泡椒木耳肉丝的人平均多吃25%的米饭。评论区有人说关键在泡椒提味,也有人说是木耳吸汁后口感独特。反正就是看着简单的炒菜,吃完一筷子还想接着吃下一筷子,完全停不下来。

有次路过食品批发市场,听见卖米的老板跟人抱怨,这段时间泡椒和木耳的销量窜得比米还快。有家调料店的老板娘说,现在年轻人买腌料都是整套整套地买,特别是那种带泡椒的套装,货架都快被搬空了。

其实想想也正常,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做饭都喜欢简单高效又能下饭的菜。像以前那种慢炖好几个小时的菜式,年轻人根本没时间弄。这个菜从备菜到出锅也就二十分钟,还不用什么复杂的技巧,难怪能成为打工人的新宠。

我昨天去超市买了十包木耳想囤着,结果发现涨价了。收银员说最近网上那个菜方子到处都是,卖干货的都连夜调价了。看来这个现象不只是个别公司的潮流,已经蔓延到整个城市了。

现在路上走都能闻到类似的香气,餐馆、便利店、甚至街边小摊都在推这个菜。有家连锁快餐店推出了小份套餐,配菜就是这个炒木耳肉丝,说是能吃完两碗饭的顾客送饮料。不过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偷偷加了什么秘方,怎么越吃越饿。

总的来说这就是个很普通的家常菜,但因为真的好吃反而带动了周边市场。现在连楼下便利店的速食包装都开始卖这个味道,虽然不如现做的香,但也够对付一餐。反正就是便宜管饱又有味道,适合我们这种打工人的节奏。

最后提醒下,如果打算尝试这个菜,最好提前算好米饭够不够,否则吃两碗想再来一碗的时候才发现锅底朝天,那滋味可不好受。我前两天就是这样,最后只能去楼下买饭团垫补,花了比煮饭多三的钱,真是服了自己。


(家居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