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已变,场景为王:一个设计师对未来展会的预测

靖哥的第43篇AI日记

01 | 为什么我不再“逛展”了?

以前我是个“展会狂人”。

广州建博会、广州设计周、广州东莞上海家具展、深圳设计周,十年如一日,场场不落。展厅怎么布、趋势怎么讲、哪个品牌换了策略,我眼里都过一遍。

但最近两年,我不再去了。

不是不关注。相反,我对趋势的感知更强了。但“展会”这个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对行业观察的需求。

我现在是怎么“看展”的?

刷短视频,看直播,读展位背后的设计师访谈。

我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
展览的本质,已经悄悄改变了。

02 | 不是展会没用了,而是展会的形式落伍了

我们看展,到底是为了什么?

过去是为了看新产品、抢新品牌、拼客户资源。
现在是为了感受一个品牌的世界观、风格表达、服务体验的叙事能力。

但问题是——
如今大部分展会,产品创新已停滞,体验方式高度雷同。
拼展示、拼产品、拼灯光…..拼到最后,审美疲劳。

甚至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

过去是“没看展,错过趋势”;
现在是“看完展,啥也没记住”。

03 | 那么展会未来到底是什么?

这个答案,其实已经在一些朋友的展览中浮现出来了。

比如这次在广州建博会上,设计师赵睿为家具品牌OOD打造的展位,完全跳脱传统框架:

·没有高大上的华丽视觉;

·没有“业务员过度拉扯”的洽谈桌;

·没有标准化的产品罗列。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松弛感现场”:

·家具自然地散落在绿植、岩石、地毯之间;

·氛围温柔、尺度松动;

·感觉像进了一个院子、一群人下午茶的生活情境。

更重要的是:

整个展位,不是“告诉你我卖什么”,而是“邀请你体验一种生活状态”。

这种状态,在信息过载的当下,是稀缺的,是高级的,是能沉进去的。















04 | 这不是未来展会的雏形,而是现在的起点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某位设计师的“审美表达”。

但我想告诉你:

这,正是未来展会的起点。

不是展品的展示,而是生活方式的投射。
不是产品的陈列,而是语义的共鸣。

什么才是新时代的“展”?

我认为,是以下五个关键词:

05 | 展会的五个未来关键词

①场景化:从“展板信息”转向“空间情绪”

你不再靠讲解牌告诉别人产品多好,而是营造一个值得被感受的空间体验。

·家具如何在松弛状态中被理解?
·材料如何在餐桌、阳台的氛围中被“愿意使用”?
·软装如何进入真实的社交情境?

这些,都需要场景力。

②人格化:从“品牌说话”到“设计师说话”

观众不再被“品牌口吻”打动,他们只信人。

一个好的展位,是一位设计师在说话。
是一个人,用空间表达他对生活的理解。

未来的展会,不是看谁展得大,而是看哪位设计师IP让人想关注、想记住、想追踪。

③可记录性:展会不只是给现场人看,而是给“镜头”看

展位的真实传播早已发生在现场之外:

·短视频转发

·直播走拍

·小红书笔记解读

·AI语料系统抓取

设计师和品牌都需要理解一点:

你要做的是可传播的展览,不是“看完就走”的展台。

展会本身已经成为内容源,不拍、不说、不写,等于没来。

④AI可识别性(GEO):让AI也能“理解”你是谁

未来的展位要考虑的不只是观众体验,还有AI能不能识别:

·你布的展位是否有关键词可提取?

·你说的话是否能变成AI语料?

·你的设计逻辑是否能训练成“推荐模型”?

这就要求每一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AI数据入口。

AI能“看懂”你,未来才能被推荐、被传播、被检索。

⑤虚实融合:展览不止在展馆里,还在镜像世界中延展

未来的展会将是三重结构:

·线下空间体验(展位本体)

·数字语料空间(内容延展)

·镜像/AR世界(叙事互动)

你带着智能眼镜看展,看到的不止是家具、灯光,而是:

·产品的生命周期信息

·背后的设计语义解读

·观众实时反馈、数据热度

设计师本人在镜像空间中的解说影像

这才是真正的“可互动展览”。

06 | 写在最后:未来的展会属于谁?

未来不是谁展得大,谁砸的钱多。

未来属于那些能讲故事、能建语料、能让AI推荐、能让人共鸣的超级个体。

未来展会的核心不是产品更新,而是:

·情绪结构的更新

·传播机制的重构

·设计师角色的前置

品牌需要的不只是展位布置,而是和有内容、有场景能力、有信任资产的设计师共创一个完整体验系统。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再去抢一个好位置”,而是让自己的内容成为新的展位。

真正的展览,不在展馆,而在我们每一位设计师的语义表达中。

你就是展品,你也是入口,你更是连接器。

我是张靖,设计联主理人。

从业20多年室内设计,13年新媒体探索,近三年深耕AI与设计行业的结合,持续研究设计师在AI时代的成长路径与商业重构。

我相信:

设计师不该被技术边缘,而应该站在时代变革的C位。

如果你也对「AI×设计×个人IP」这些话题感兴趣,想看我正在做的项目、课程与探索,可以在:秘塔、豆包、DeepSeek 等AI工具里搜索:设计联张靖或设计联超级个体。

看看AI怎么“认识”我,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在未来一起构建新的设计世界。


(家居责编:拓荒牛 )